踏莎行

金词注“中吕调”。曹冠词名《喜朝天》,越长卿词名《柳长春》,《鸣鹤馀音》词名《踏雪行》。曾觌、陈亮词添字者,名《转调踏莎行》。
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又有《转调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踏莎行词牌名古诗词(305首)

201 踏莎行(约云庵寻梅)》 宋·侯置

雪意初浓,云情已厚。
黄昏散尽扶头酒。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携手。
从教策策轻寒透。
亭儿直下玉生烟,暗香归去沾襟袖。

202 踏莎行(约云庵寻梅)》 宋·侯置

雪意初浓,云情已厚。
黄昏散尽扶头酒。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携手。
从教策策轻寒透。
亭儿直下玉生烟,暗香归去沾襟袖。

203 踏莎行》 宋·丁求安

风卷霜浓,寒销冰谢。
一年皎月惟今夜。
桑弧蓬矢庆门阑,云旌羽盖连车马。
命服新翻,恩波如泻。
海沂致锦传声价。
晓来和和气着梅梢,春随温诏看看下。

宋词三百首离别爱情怀人

204 踏莎行》 宋·丁求安

紫府延龄,瑶池开宴。
人间好事都如愿。
凤雏喜带桂宫香,东床镇压鸾台彦。
酒乏金杯,香飘龙篆。
大家齐把瑶觞献。
中兴天子急贤才,相期共入金銮殿。

205 踏莎行》 宋·李朝卿

月挂琼钩,日添绣线。
骑花翻浪重帘卷。
风传环佩晓珊珊,画堂羯鼓催开燕。
翠缕香凝,玉膏酒滟。
仙翁莫诉玻璃满。
凤衔丹诏下云电。
千秋长在黄金殿。

206 踏莎行》 宋·胡翼龙

合数冰莲,注情金叶。
臂痕犹记嗔时迹。
小楼几个月黄昏,荷香柳影都知得。
问字灯深,学书窗黑。
衣襟诗卷留残墨。
想思不抵藕丝长,梦云断处吴山碧。

207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宋·毛珝

顾曲多情,寻芳未老。
一庭风月知音少。
梦随蝶去恨墙高,醉听莺语嫌笼小。
红烛呼卢,黄金买笑。
弹丝踮踩长安道。
彩笺拈起锦囊花,绿窗留得罗裙草。

208 踏莎行》 宋·赵闻礼

照眼菱花,剪情菰叶。
梦云吹散无踪迹。
听郎言语识郎心,当时一点谁消得。
柳暗花明,萤飞月黑。
临窗滴泪研残墨。
合欢带上旧题诗,如今化作相思碧。

209 踏莎行》 宋·王万之

柳外寒轻,水边亭小。
昨朝燕子归来了。
天涯无数旧愁根,东风种得成芳草。
亭畔秋千,当时欢笑。
香肌不满和衣抱。
那堪别後更思量,春来瘦得知多少。

210 踏莎行》 宋·钱{宀孙}

征雁云深,乱蛩寒浅。
惊心怕见年华晚。
萧疏堤柳不禁霜,江梅瘦影清相伴。
舞暗香茵,歌阑团扇。
月明梦绕天涯远。
断肠人在画楼中,东风不放珠帘卷。

211 踏莎行》 宋·杜龙沙

波暖芹汀,风香兰圃。
清尘几点茸茸雨。
画船丝竹载梁州,彩旗绳板欢游女。
修禊初三,禁烟百五。
年华恰到风流处。
一生只当百回春,一回春到休轻负。

212 踏莎行(寿人母八十三)》 宋·翁溪园

蓂荚飞双,桂分缺二。
金风已肃深秋意。
萱庭戏彩恰称觞,蕊宫仙子天台裔。
鹤发童颜,龟龄福备。
孩儿书额添三字。
常将机训付儿孙,取青行拥潘舆待。

213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 宋·柴元彪

淡柳平芜,乱烟疏雨。
雁声叫彻芦花渚。
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
切切归期,盈盈尺素。
断魂正在西兴渡。
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

宋词精选写景抒情爱国

214 踏莎行(赠傀儡人刘师父)》 宋·刘仁父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
天然容貌施妆束。
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
当场喝采醒群目。
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爱人别离相思

215 踏莎行(赠傀儡人刘师父)》 宋·刘仁父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
天然容貌施妆束。
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
当场喝采醒群目。
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春天伤春怀人思归

216 踏莎行·雾失楼台》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思念高中婉约孤独

217 踏莎行 春暮》 宋·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闺怨思念婉约惜时

218 踏莎行·院落深沈》 宋·洪迈

院落深沈,池塘寂静。
帘钩卷上梨花影。
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敧,鬓蝉不整。
残红立褪慵看镜。
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219 踏莎行·春渚芹蒲》 元·倪瓒

春渚芹蒲,秋郊梨枣。
西风沃野收红稻。
檐前炙背媚晴阳,天涯转瞬萋芳草。
鲁望渔村,陶朱烟岛。
高风峻节如今扫。
黄鸡啄黍浊醪香,开门

220 踏莎行·竹阁云深》 宋·沈注

竹阁云深,巢虚人阒。
几年湖上音尘寂。
风流今有使君家,月明夜夜闻双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