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好声音的词语

形容好声音的词语:1. 悦耳;2. 清新;3. 甜美;4. 流畅;5. 醇厚;6. 声线柔美;7. 声音婉转;8. 声音动听;9. 声音清脆;10. 洪亮;11. 柔和;12. 充满磁性;13. 柔美动听;14. 轻盈;15. 悠扬;16. 动人心弦;17. 轻柔;18. 高亢;19. 纯净;20. 低沉

形容好声音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養耳 养耳 调养听觉 满足耳朵对美好声音的需要
养耳 养耳 调养听觉 满足耳朵对美好声音的需要
声音 声音 (刘德华2006年发行的专辑)《声音》是中国香港歌手刘德华于2006年发行的专辑,共收录了11首歌曲。 2006年12月25日,该专辑获得香港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创作专辑奖,同时,该专辑中的单曲《张开眼睛》获得香港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歌曲大奖。
好音 好音 【词目】好音 【拼音】hào yīn 【注音】 【释义】1、悦耳的声音。2、也特指乐声。3、犹言好消息。4、喜爱音乐。
声色 声色 (词语)声色,汉语词汇。 指淫声与女色;美好的声音与颜色等。 语出《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止声色,毋或进。”
好听 好听 (汉语词语)好听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词,拼音是hǎo tīng,指(声音)使人满意的;悦耳的;听着舒服,一般指语言、音乐等。另有同名音乐专辑。
好聽 好听 (汉语词语)好听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词,拼音是hǎo tīng,指(声音)使人满意的;悦耳的;听着舒服,一般指语言、音乐等。另有同名音乐专辑。
金声 金声 (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1589—1645年),一名子骏,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瓯山人(今休宁县万安镇徽光乡瓯山)。明末抗清义军首领。清军攻陷南京,金声同门生江天一(徽州歙县人)率众在徽州起兵抗清,应者甚众。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清军分三路围攻徽州,他与江天一等,依凭丛山关险隘,固守绩溪,清兵久攻不克,后因黄澍出卖,失陷。拒降清,临刑前遥拜明孝陵后端坐饮刃,时年56岁,同时殉国的还有门生江天一、其弟及总兵范云龙。金声治学严谨,道德文章,备受后人推崇。遗著有《金太史文章》、《尚志堂集》等。 概述图片来源:金声像取自安徽省立图书馆编《安徽先贤像》 金声 (词语释义)金声,汉语词汇。 拼音:jīn shēng 释义:1、指钲声。2、指钟声。3、指金石声。4、对人声音的美称。5、恭敬的声音。6、比喻美好的声誉等等
美声 美声 (一种声乐技巧的歌剧唱法)美声,按字义讲,“Bel canto”即优美的歌唱,并兼有美丽的歌曲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 美声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美声 (汉语词汇)美声,汉语词汇。 拼音:měi shēng 释义:1、美妙的声音。2、良好的声名。
英声 英声 英声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为 yīng shēng, 释义:1、是美好的名声,2、指悠扬悦耳的声音。 出自司马相如 《封禅文》。
音品 音品 音品 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即响度、音调、音品)之一。表示人耳对声音音质的感觉,又称音色。一定频率的纯音不存在音色问题,音品是复音主观属性的反映。各种乐器,奏同样的曲子,即使响度和音调相同,听起来还是不一样。音品由发声体的本质决定。胡琴的声音柔韧,笛子的声音清脆,小提琴的声音优美,小号的声音激昂,就是由于它们的音品不同。所以音品是在听觉上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和音调的两个声音所不同的特征,声音的音品主要由其谐音的多寡、各谐音的特性(如频率分布、相对强度等)所决定。乐音中泛音越多,听起来就越好听。低音丰富,给人们以深沉有力的感觉,高音丰富给人们以活泼愉快的感觉。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独特的音品,所以我们能从电话、广播的声音中辨认出是哪位熟人。
嘉声 嘉声 嘉声,拼音是jiā shēng,汉语词语,释义是美好的声誉或美妙的声音。
起音 起音 (乐理名词)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它为歌唱时的“起音”或“起声”。歌唱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英文名称:Attack用在音色上,是指声音在发声瞬间的特性。例如所谓Attack较强的乐器音色,表示在一弹奏该乐器的瞬间,音量会较快冲到最高点,例如钢琴、铁琴。而Attack较弱的乐器,则是弹奏时,会较慢到达最高音量,例如弦乐器。在音源机、合成器当中,通常会提供可调整Attack特性的参数,一般常见者为Attack Time(起音时间)。若Attack Time的值越大,表示该音色从一弹奏(压下琴键)到音量最大之间的时间会较长,声音听起来就好像慢慢起来的感觉;而Attack值越小,表示从弹奏(压下琴键)到音量最大之间的时间会较短,声音听起来就比较铿锵。
遗声 遗声 遗声,yí shēnɡ,含义有过去留下的乐曲;泛指留下声音;谓留下好名声等。
音质 音质 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音量、音高和音色。声音的音量(volume),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也称为音高(pitch),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timbre),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 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音质的数值是由实际比特率决定的。
张目 张目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学员)张目,来自重庆。中国内地男歌手。 2013年8月登上《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凭借一首《Mercy》获得庾澄庆、那英两位导师转身,张目加入那英队伍,成为那英组学员。 张目 (词语概念)汉语词汇。释义:1、瞪大眼睛。愤怒貌。2.助长声势。3.谓注目,看重。
張目 张目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学员)张目,来自重庆。中国内地男歌手。 2013年8月登上《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凭借一首《Mercy》获得庾澄庆、那英两位导师转身,张目加入那英队伍,成为那英组学员。 张目 (词语概念)汉语词汇。释义:1、瞪大眼睛。愤怒貌。2.助长声势。3.谓注目,看重。
音質 音质 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音量、音高和音色。声音的音量(volume),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也称为音高(pitch),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timbre),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 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音质的数值是由实际比特率决定的。
嗳声叹气 嗳声叹气【解释】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示例】刁迈彭一面让他起,一面故意做出~的样子,说‘这是怎么好!这是怎么好!叫我怎么对得起死的大哥!’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
凶声 凶声 xiōng shēng 凶声 古谓象征亡国、杀伐等的不祥之声。《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 郑玄 注:“凶声,亡国之声,若 桑间 、 濮 上。” 清 顾炎武《日知录·凶声》:“凶声如 殷纣 好为北鄙之声,所谓亢厉而微末,以象杀伐之气者也。” 谓声音凶恶可怕。 李强 等《在风雨中长大》:“他刚一伸脑袋,站岗的就凶声恶气地吼起来。”
燕语莺声 燕语莺声【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近义词】鸟语花香、燕语莺啼【反义词】龙吟虎啸【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言音 言音 说话的声音;鸣声 解释 (1).说话的声音。《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 道怜 素无才能,言音甚楚。” (2).指鸣声。 宋 王安石 《车载板》诗之二:“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余音 余音 (汉语词语)余音,指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在耳边的声音。同时也是中国人名,有文史学家余音,歌唱家余音。
怪声怪气 怪声怪气【解释】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出处】鲁迅《二心集·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近义词】阴阳怪气【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餘音 余音 (汉语词语)余音,指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在耳边的声音。同时也是中国人名,有文史学家余音,歌唱家余音。
音量 音量 音量:词语释义 音量:PS4单机游戏 音量 (词语释义)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这种感受源自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即声压。物体振动通过不同的介质,将其振动能量传导开去。人们为了对声音的感受量化成可以监测的指标,就把声压分成“级”——声压级,以便能客观的表示声音的强弱,其单位称为“分贝”(dB)。
声息 声息 (词语概念)声息,拼音shēng xī,指消息,信息:声息不通。声音,气息。
同声 同声 同声是汉语词汇, 拼音tóng shēng, 释义:1、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2、谓众口一辞;随声附和。3、指无实学而人云亦云者。4、指言语腔调相同。 出处《新书·胎教》。
聲音 声音 (刘德华2006年发行的专辑)《声音》是中国香港歌手刘德华于2006年发行的专辑,共收录了11首歌曲。 2006年12月25日,该专辑获得香港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创作专辑奖,同时,该专辑中的单曲《张开眼睛》获得香港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歌曲大奖。
遗音 遗音 遗音 (yí yīn) 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阙,遗音想佩环。”
遺音 遗音 遗音 (yí yīn) 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阙,遗音想佩环。”
大火 大火 (歌手:大火)歌手:大火,真名(杨志强)签约北京七彩音符文花传媒,1994年出生,新生代90后帅气华语歌手,嗓音浑厚独特,单亲家庭,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参赛选手,最新主打专辑《太爱你所以离开你》《宠你疼你不惯你》。新专辑推出立即成为各大网站的新宠儿,曾用艺名欧阳尚尚演唱过的《大雨还在下》《心乱如麻》就已经在乐坛上得到认可。 大火 (词语)大火,星宿名,即心宿,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
发音 发音 发音,语言学名词,是指人通过控制咽喉部的气流强弱、声带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多指语言和音乐)。
發音 发音 发音,语言学名词,是指人通过控制咽喉部的气流强弱、声带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多指语言和音乐)。
光头 光头 (词语解释)光头,发型一种,即头上无头发。跟男子留长发一样比较少男子采用剃光头的发型。黑人男子除外,剃光头的黑人男子比比皆是。另外部分摇滚乐乐队成员为彰显个性而选择剃光头的发型。虽然较男性少但女性也有剃光头的如在《中国好声音》中一举成名的女歌手王韵壹。适合人群,头发难打理者或不喜欢费神打理头发者,喜欢经常洗头者和脱发人群。
光頭 光头 (词语解释)光头,发型一种,即头上无头发。跟男子留长发一样比较少男子采用剃光头的发型。黑人男子除外,剃光头的黑人男子比比皆是。另外部分摇滚乐乐队成员为彰显个性而选择剃光头的发型。虽然较男性少但女性也有剃光头的如在《中国好声音》中一举成名的女歌手王韵壹。适合人群,头发难打理者或不喜欢费神打理头发者,喜欢经常洗头者和脱发人群。
助听器 助听器 (辅助听力工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 图1. 人耳结构示意图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按使用方式分类为盒式、眼镜式、发夹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图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听器 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助听器被启用以来,助听器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由麦克风、放大器、接收器及电源几部分构成。但是助听器各部分的体积逐渐缩小,音质日渐改善,有更多的选择性控制。 1)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转化成电波。 2)放大器:增加电波的强度。 3)接收器:刚好和麦克风相反,把增加的电能再转回成声波。 4)电源:小型电池。 5)外壳:保护内部结构。 图3. 耳挂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 耳机 ,2.接收器 ,3.麦克风,4.音量调节钮,5.微调电位器 ,6.放大器 ,7.开关,8.电池座) 图4. 耳内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音量调控器,2.麦克风, 3.放大器,4.微调电位器 5.外壳,6.接收器) 助听器是帮助提高听力的仪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半导体扩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较弱小的声音,经放大后传到耳机,使本来听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听到声音。 目前,有如下几种类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1)从外部结构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从电子原理可分为: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等。 (3)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盒式、耳背式、耳内式都属于气导助听器。 图5. 几种助听器的外观 盒式助听器又叫体佩式或口袋式助听器。外形有如一个小型收音机般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池组装在其中,外边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适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助听器的传声器(麦克风)与接收器(耳机)距离较远,不易产生声反馈,因而对其最大输出限制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个手动调节旋钮。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使用5号或7号电池,也可使用充电电池。体佩式助听器还可以做成双耳收听助听器,由于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隐蔽性差。助听器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本底噪声较高,加之助听器本身及导线与衣服的摩擦,使声音易失真,声音质量降低。同时,耳机导线易损坏,小儿佩戴不安全。 耳内式助听器是一种微形助听器,外壳根据病人耳样定制。放大器、传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壳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电线或软管,较隐蔽和轻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内式助听器问世,由于需要根据个人耳甲腔定做,因此价格较高。一般中、青年人选用较多,对头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听器易受潮损坏的,可考虑选择耳内式助听器,成长发育期的聋儿因耳廓也在发育,不适合配戴。 深耳道助听器是目前体积最小,最隐蔽的助听器。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定做,声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处,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极大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外观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听器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听器放置于耳道内,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结构对声音尤其是高频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听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听器声音输出口离人耳鼓膜很近,助听器输出的声音能立即到达鼓膜,使输出增益和波形没有受到衰减,保证了足够的声能和音质保真度。使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轻、中度耳聋者,听力损失在65分贝内效果最佳。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 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者,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传音器、放大器、电池及音量调节、接收器等均装在呈长钩形的小盒内,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类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点是助听器会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是高精度的个人专用助听器。其助听器外壳根据患者耳形专门设计制造,配戴时非常服贴、严密、确保了声音的密闭及使用时配戴舒适;耳道式助听器体积比耳内助听器还小、无外接导线,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对声音的传送过程。因耳道式助听器置于耳道内,配戴隐蔽,不易为人察觉,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配戴助听器的形象要求。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耳道畸形、狭窄及溃疡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状态下,我们至少用两种方式听声音: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所谓骨导方式是声音信号振动颅骨,不通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输到内耳去;而气导方式是指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两种方式中后者占绝对优势。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内式等等都是气导型助听器。气导型助听器将放大的声音信号向外耳道内传输。骨导助听器不同。严格地说,骨导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骨导助听器没有所谓“耳机”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将震荡器在压紧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荡器的震动会引起颅骨的震荡并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骨导助听器的优势正在于此——直接传递到内耳。由于具备这样的优势,从理论上讲,骨导助听器特别适合传导性聋患者(也即外耳与中耳出现问题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骨导助听器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导听觉方式就远不如气导方式有效;第二,骨导助听器的输出装置——震荡器戴用不仅极不美观,而且极不舒适,很难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说来,只要能用气导助听器就应首先选用气导助听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复流脓不止,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骨导助听器。 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内式和耳道式几种类型。 1)盒式助听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机身与耳机有导线相接,使用时耳机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优点是干扰较小,功率较大,使用方便,容易调节,使用时间也长,价格较低,可满足耳聋程度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这种助听器盒放在衣袋里会产生摩擦声,影响语言辨别,配戴时很显眼,所以有时会觉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听器外形为3~4厘米长弯钩形,放在耳郭背后,通过一个羊角形耳钩和塑料管把声音送入耳道。它的优点是无导线,体积小巧,较隐蔽,干扰小,可装上感应线圈增加听电话的功能。不足之处是需专门配制一个耳模,初用时不太习惯以及调节不太方便等。 3)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属于小型助听器,具有微小、隐蔽、无导线、无需另做耳模、听声效果好、可提高听力等优点;但调节不方便,价格昂贵,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来定制。由于功率较小,只适用于中度耳聋,对重度及极重度耳聋者不适宜。 选配助听器时最好去医院,对听力做一次全面检查,用电测听等仪器准确地评价出耳聋的程度,再选助听器,如果当地没有相应条件的医院,听力损失程度与助听器功率的选配可按口语试验来估计。例如,听不到耳语声的人听力损失30~40分贝,听不到低小声的人听力损失约40~50分贝,此时宜选购低功率及中功率助听器;听不到普通讲话声的人听力损失约50~60分贝,听不到高声讲话的人听力损失60~70分贝,可选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听器;听不到大声喊叫声的人,听力损失70~80分贝,选用中、大功率助听器;全力喊叫声听不到的人听力损失约约80~90分贝或更高,可选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听器。 儿童“失聪”往往分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两种情况。可治愈性耳聋,如中耳炎、耳耵聍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针或清洗耳道即可转好,如果硬配助听器,助听器放大的声音,反而会对孩子听力造成损伤。 佩戴助听器前一定要明确诊断。因为儿童表达能力较弱,检查起来不容易配合,加上儿童听力有时有一定波动性,一次检查不能轻易下结论。家长要带孩子多做几次检查,在正规医院至少做两次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为孩子配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时,也不要只考虑美观,觉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听器不好看。其实,选配不适合的助听器才会影响孩子听力和发音。佩戴助听器1~2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再进行听力测试,以便及时调整。戴上助听器后孩子从无声世界到能听见声音,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应坚持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但不要急于求成,经过训练,孩子一般在佩戴3~4个月后开始学说话。 [1] 马小玲,刘训,张思幸. 国内助听器的现状调研与发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硕,董瑞娟.人工耳蜗植入者使用音调信息识别声调能力的评价[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丽颖,刘勇智. 人工听觉植入装置的发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5):56-580 [4] 陈克光,戴培东,杨琳.人工中耳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1):23-27 [5] 张戌宝,现代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单麦克风类)和性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5):514-517
助聽器 助听器 (辅助听力工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 图1. 人耳结构示意图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按使用方式分类为盒式、眼镜式、发夹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图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听器 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助听器被启用以来,助听器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由麦克风、放大器、接收器及电源几部分构成。但是助听器各部分的体积逐渐缩小,音质日渐改善,有更多的选择性控制。 1)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转化成电波。 2)放大器:增加电波的强度。 3)接收器:刚好和麦克风相反,把增加的电能再转回成声波。 4)电源:小型电池。 5)外壳:保护内部结构。 图3. 耳挂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 耳机 ,2.接收器 ,3.麦克风,4.音量调节钮,5.微调电位器 ,6.放大器 ,7.开关,8.电池座) 图4. 耳内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音量调控器,2.麦克风, 3.放大器,4.微调电位器 5.外壳,6.接收器) 助听器是帮助提高听力的仪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半导体扩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较弱小的声音,经放大后传到耳机,使本来听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听到声音。 目前,有如下几种类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1)从外部结构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从电子原理可分为: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等。 (3)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盒式、耳背式、耳内式都属于气导助听器。 图5. 几种助听器的外观 盒式助听器又叫体佩式或口袋式助听器。外形有如一个小型收音机般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池组装在其中,外边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适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助听器的传声器(麦克风)与接收器(耳机)距离较远,不易产生声反馈,因而对其最大输出限制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个手动调节旋钮。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使用5号或7号电池,也可使用充电电池。体佩式助听器还可以做成双耳收听助听器,由于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隐蔽性差。助听器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本底噪声较高,加之助听器本身及导线与衣服的摩擦,使声音易失真,声音质量降低。同时,耳机导线易损坏,小儿佩戴不安全。 耳内式助听器是一种微形助听器,外壳根据病人耳样定制。放大器、传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壳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电线或软管,较隐蔽和轻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内式助听器问世,由于需要根据个人耳甲腔定做,因此价格较高。一般中、青年人选用较多,对头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听器易受潮损坏的,可考虑选择耳内式助听器,成长发育期的聋儿因耳廓也在发育,不适合配戴。 深耳道助听器是目前体积最小,最隐蔽的助听器。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定做,声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处,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极大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外观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听器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听器放置于耳道内,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结构对声音尤其是高频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听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听器声音输出口离人耳鼓膜很近,助听器输出的声音能立即到达鼓膜,使输出增益和波形没有受到衰减,保证了足够的声能和音质保真度。使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轻、中度耳聋者,听力损失在65分贝内效果最佳。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 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者,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传音器、放大器、电池及音量调节、接收器等均装在呈长钩形的小盒内,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类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点是助听器会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是高精度的个人专用助听器。其助听器外壳根据患者耳形专门设计制造,配戴时非常服贴、严密、确保了声音的密闭及使用时配戴舒适;耳道式助听器体积比耳内助听器还小、无外接导线,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对声音的传送过程。因耳道式助听器置于耳道内,配戴隐蔽,不易为人察觉,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配戴助听器的形象要求。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耳道畸形、狭窄及溃疡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状态下,我们至少用两种方式听声音: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所谓骨导方式是声音信号振动颅骨,不通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输到内耳去;而气导方式是指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两种方式中后者占绝对优势。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内式等等都是气导型助听器。气导型助听器将放大的声音信号向外耳道内传输。骨导助听器不同。严格地说,骨导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骨导助听器没有所谓“耳机”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将震荡器在压紧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荡器的震动会引起颅骨的震荡并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骨导助听器的优势正在于此——直接传递到内耳。由于具备这样的优势,从理论上讲,骨导助听器特别适合传导性聋患者(也即外耳与中耳出现问题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骨导助听器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导听觉方式就远不如气导方式有效;第二,骨导助听器的输出装置——震荡器戴用不仅极不美观,而且极不舒适,很难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说来,只要能用气导助听器就应首先选用气导助听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复流脓不止,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骨导助听器。 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内式和耳道式几种类型。 1)盒式助听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机身与耳机有导线相接,使用时耳机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优点是干扰较小,功率较大,使用方便,容易调节,使用时间也长,价格较低,可满足耳聋程度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这种助听器盒放在衣袋里会产生摩擦声,影响语言辨别,配戴时很显眼,所以有时会觉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听器外形为3~4厘米长弯钩形,放在耳郭背后,通过一个羊角形耳钩和塑料管把声音送入耳道。它的优点是无导线,体积小巧,较隐蔽,干扰小,可装上感应线圈增加听电话的功能。不足之处是需专门配制一个耳模,初用时不太习惯以及调节不太方便等。 3)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属于小型助听器,具有微小、隐蔽、无导线、无需另做耳模、听声效果好、可提高听力等优点;但调节不方便,价格昂贵,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来定制。由于功率较小,只适用于中度耳聋,对重度及极重度耳聋者不适宜。 选配助听器时最好去医院,对听力做一次全面检查,用电测听等仪器准确地评价出耳聋的程度,再选助听器,如果当地没有相应条件的医院,听力损失程度与助听器功率的选配可按口语试验来估计。例如,听不到耳语声的人听力损失30~40分贝,听不到低小声的人听力损失约40~50分贝,此时宜选购低功率及中功率助听器;听不到普通讲话声的人听力损失约50~60分贝,听不到高声讲话的人听力损失60~70分贝,可选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听器;听不到大声喊叫声的人,听力损失70~80分贝,选用中、大功率助听器;全力喊叫声听不到的人听力损失约约80~90分贝或更高,可选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听器。 儿童“失聪”往往分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两种情况。可治愈性耳聋,如中耳炎、耳耵聍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针或清洗耳道即可转好,如果硬配助听器,助听器放大的声音,反而会对孩子听力造成损伤。 佩戴助听器前一定要明确诊断。因为儿童表达能力较弱,检查起来不容易配合,加上儿童听力有时有一定波动性,一次检查不能轻易下结论。家长要带孩子多做几次检查,在正规医院至少做两次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为孩子配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时,也不要只考虑美观,觉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听器不好看。其实,选配不适合的助听器才会影响孩子听力和发音。佩戴助听器1~2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再进行听力测试,以便及时调整。戴上助听器后孩子从无声世界到能听见声音,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应坚持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但不要急于求成,经过训练,孩子一般在佩戴3~4个月后开始学说话。 [1] 马小玲,刘训,张思幸. 国内助听器的现状调研与发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硕,董瑞娟.人工耳蜗植入者使用音调信息识别声调能力的评价[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丽颖,刘勇智. 人工听觉植入装置的发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5):56-580 [4] 陈克光,戴培东,杨琳.人工中耳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1):23-27 [5] 张戌宝,现代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单麦克风类)和性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5):514-517
聲色 声色 (词语)声色,汉语词汇。 指淫声与女色;美好的声音与颜色等。 语出《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止声色,毋或进。”
美聲 美声 (一种声乐技巧的歌剧唱法)美声,按字义讲,“Bel canto”即优美的歌唱,并兼有美丽的歌曲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 美声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美声 (汉语词汇)美声,汉语词汇。 拼音:měi shēng 释义:1、美妙的声音。2、良好的声名。
魏然 魏然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学员)魏然,1991年10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中国内地男歌手,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2010年,魏然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他也因此被保送直升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比赛,获得齐秦组亚军、全国八强。2015年3月,获得“新枫采创业颁奖典礼”新声代最佳新锐歌手奖;同年,与张玮、丁丁、陈冰、罗景文、夏恒共同演绎《中国好声音第四季》总决赛加油歌《我相信》。
金聲 金声 (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1589—1645年),一名子骏,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瓯山人(今休宁县万安镇徽光乡瓯山)。明末抗清义军首领。清军攻陷南京,金声同门生江天一(徽州歙县人)率众在徽州起兵抗清,应者甚众。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清军分三路围攻徽州,他与江天一等,依凭丛山关险隘,固守绩溪,清兵久攻不克,后因黄澍出卖,失陷。拒降清,临刑前遥拜明孝陵后端坐饮刃,时年56岁,同时殉国的还有门生江天一、其弟及总兵范云龙。金声治学严谨,道德文章,备受后人推崇。遗著有《金太史文章》、《尚志堂集》等。 概述图片来源:金声像取自安徽省立图书馆编《安徽先贤像》 金声 (词语释义)金声,汉语词汇。 拼音:jīn shēng 释义:1、指钲声。2、指钟声。3、指金石声。4、对人声音的美称。5、恭敬的声音。6、比喻美好的声誉等等
风风韵韵 风风韵韵【解释】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好风风韵韵,捻捻腻腻,济济楚楚。”【示例】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口口声声,~。 ◎元·张可久《折桂令·酒边分得卿字韵》曲
風風韻韻 【解释】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好风风韵韵,捻捻腻腻,济济楚楚。”【示例】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口口声声,~。 ◎元·张可久《折桂令·酒边分得卿字韵》曲
共鸣 共鸣 (物理学名词)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 我们知道,正像水波是水的波动一样,声波是空气的波动;更明确地说,它是空气一疏一密的变化;以一定的速度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每秒钟疏密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相邻的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声音的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听起来音调就越高。 一般地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例如打鼓的时候,鼓皮一上一下地振动,于是在空气中引起声音。不同物体振动产生不同的频率的声音。比如大鼓和小鼓的声音,频率就不一样。 有趣的是: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如果彼此相隔不远,那么使其中一个发声,另一个也就有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 我们周围是一个声音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各种波长的声音:人和动物的声音,风和流水的声音,机器和车子的声音。在这许多的声音里,总有可以引起各种容器共鸣的声音。微弱的声音经过共鸣以后就被加强了。一般总是同时有多种波长的声音在那里面发生共鸣。这就是我们挨近热水瓶等容器口上所听见的嗡嗡声。由于空气柱短,引起共鸣的声音的波长也短,因此,一个小瓶子发出的嗡嗡声比热水瓶发出的尖锐。 如果容器有所破损,使原有的空气柱的完整性遭到某种破坏,那么,共鸣的声音也会有所变化。因此,人们往往通过聆听嗡嗡声来检查热水瓶是否有所破损,是否保温效果好。 共鸣 (汉语词语)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即音调相同),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作“共鸣”。
嘶哑 嘶哑 声音嘶哑是喉部病变或全身病变的一个症状。好发于用声过度者,如小商小贩,教师,演员及“卡拉OK”爱好者,产品推销员等。较紧张的发言,争论,中角与争吵,因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较多,声带较紧张,很易引起声音嘶哑。
嘶啞 嘶哑 声音嘶哑是喉部病变或全身病变的一个症状。好发于用声过度者,如小商小贩,教师,演员及“卡拉OK”爱好者,产品推销员等。较紧张的发言,争论,中角与争吵,因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较多,声带较紧张,很易引起声音嘶哑。
共鳴 共鸣 (物理学名词)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 我们知道,正像水波是水的波动一样,声波是空气的波动;更明确地说,它是空气一疏一密的变化;以一定的速度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每秒钟疏密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相邻的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声音的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听起来音调就越高。 一般地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例如打鼓的时候,鼓皮一上一下地振动,于是在空气中引起声音。不同物体振动产生不同的频率的声音。比如大鼓和小鼓的声音,频率就不一样。 有趣的是: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如果彼此相隔不远,那么使其中一个发声,另一个也就有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 我们周围是一个声音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各种波长的声音:人和动物的声音,风和流水的声音,机器和车子的声音。在这许多的声音里,总有可以引起各种容器共鸣的声音。微弱的声音经过共鸣以后就被加强了。一般总是同时有多种波长的声音在那里面发生共鸣。这就是我们挨近热水瓶等容器口上所听见的嗡嗡声。由于空气柱短,引起共鸣的声音的波长也短,因此,一个小瓶子发出的嗡嗡声比热水瓶发出的尖锐。 如果容器有所破损,使原有的空气柱的完整性遭到某种破坏,那么,共鸣的声音也会有所变化。因此,人们往往通过聆听嗡嗡声来检查热水瓶是否有所破损,是否保温效果好。 共鸣 (汉语词语)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即音调相同),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作“共鸣”。
英聲 英声 英声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为 yīng shēng, 释义:1、是美好的名声,2、指悠扬悦耳的声音。 出自司马相如 《封禅文》。
清脆 清脆 清脆,汉语词汇。 拼音:qīngcuì 释义:指声音清亮好听。 见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诗:“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声域 声域 【声域】Compass of voice(英)声乐术语。人们嗓音所能发出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一般人能达到两个八度左右,经训练并且声音发展良好者,可达三个八度。 儿童的声域可达十二度至十四度。其中a、b、c1、d1、e1称胸声区(即低声区);f1、g1、a1、b1、c2称混声区(即中声区);d2、e2、f2、g2称头声区(即高音区)。
丸鼓 丸鼓 丸鼓,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有人将鼙鼓放置在大殿之下,皇帝自己到殿前栏杆上,扔下铜丸来掷中鼙鼓,声音符合庄严的鼓乐节拍。后遂以“丸鼓”喻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
不露声色 不露声色【解释】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示例】你看它,埋没地下,~,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 ◎曹石《根的情操》【近义词】不动声色、面不改色【反义词】面如土色、失魂落魄【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不让自己感情流露
狼号鬼哭 狼号鬼哭【解释】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等两日咱们去痛回一回,大家把这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呢!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近义词】鬼哭狼嚎【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嘉聲 嘉声 嘉声,拼音是jiā shēng,汉语词语,释义是美好的声誉或美妙的声音。
狼號鬼哭 【解释】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等两日咱们去痛回一回,大家把这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呢!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近义词】鬼哭狼嚎【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遺聲 遗声 遗声,yí shēnɡ,含义有过去留下的乐曲;泛指留下声音;谓留下好名声等。
超声波 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光朗朗 光朗朗 guāng lǎng lǎng 光朗朗 (1).明亮貌。 明 汤式 《端正好·题梧月堂》套曲:“青蔼蔼参差遶翠楹,光朗朗玲珑透碧棂。” (2).象声词。《英烈传》第六回:“光朗朗一个声音,恍惚鹤鸣天表。”
口哨 口哨 (用口通过唇、舌和气发声)口哨就是指用口的作用通过双唇、舌头和气流,就能发出“萧”一样的声音。 其方法是:双唇合拢,中间留一空,借助于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气流通过而发出声音。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口哨 (汉语词语)1.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丁玲 《松子》:“﹝他﹞吐口水,而且翻了一个跟斗,小声的吹着口哨,就没入黑暗中不见了。” 梁斌 《红旗谱》十:“ 运涛 和 大贵 把嘴唇卷个小圆筒儿,打着鸟音的口哨,鸣啭得怪好听的。” 2.哨子。用金属、竹木或塑料制成的能吹响的一种小型器物。其形制甚多,用途亦不一。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好声音的词语:1. 悦耳;2. 清新;3. 甜美;4. 流畅;5. 醇厚;6. 声线柔美;7. 声音婉转;8. 声音动听;9. 声音清脆;10. 洪亮;11. 柔和;12. 充满磁性;13. 柔美动听;14. 轻盈;15. 悠扬;16. 动人心弦;17. 轻柔;18. 高亢;19. 纯净;20. 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