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怪异的词语

形容怪异的词语:1. 奇诡;2. 离奇;3. 古怪;4. 奇异;5. 奇特;6. 奇形怪状;7. 奇妙;8. 奇幻;9. 奇葩;10. 奇崛;11. 怪异;12. 怪诞;13. 怪模怪样;14. 怪异古怪;15. 怪物般的;16. 鬼畜;17. 鬼神莫测;18. 鬼斧神工;19. 魔幻;20. 魔法般的

形容怪异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怪异 怪异 怪异是一个形容词,读音为guài yì,指奇特;奇异;变异等。见《北史·齐宗室诸王·清河王岳子劢(音:迈)传》:“人神怨愤,怪异荐发。”
怪異 怪异 怪异是一个形容词,读音为guài yì,指奇特;奇异;变异等。见《北史·齐宗室诸王·清河王岳子劢(音:迈)传》:“人神怨愤,怪异荐发。”
瑰怪 瑰怪 瑰怪,亦作“瓌怪”。 1.奇特,怪异。形容文字、言辞者。 (2).奇特,怪异。形容事物、景象者。 (3).奇特,怪异。形容人品、风度者。
素隐行怪 素隐行怪【解释】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怪气 怪气 guài qì 1.怪异的云气。 2.怪异的气质。他太怪气,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 3.湖南方言。指性格怪异,容易发怒、嫉妒等。
怪氣 怪气 guài qì 1.怪异的云气。 2.怪异的气质。他太怪气,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 3.湖南方言。指性格怪异,容易发怒、嫉妒等。
古怪 古怪 古怪,汉语词汇。 拼音:gǔ guài 释义:1、稀奇怪异。2、奇怪
怪力乱神 怪力乱神【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示例】孔子不语~,非不语也,盖有未易语者耳。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语法】联合式;作定语;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素隱行怪 【解释】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怪神 怪神 怪神(guài shén),指怪异鬼神、怪异之神、洞庭怪神
怪力亂神 【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示例】孔子不语~,非不语也,盖有未易语者耳。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语法】联合式;作定语;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诡形怪状 诡形怪状 【词目】诡形怪状 【读音】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释义】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出处】宋·胡仔《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
怪譎 怪谲 谲:怪异。怪谲,〈书〉指怪异荒诞。语出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厌火国》:“有人兽体,厥状怪谲。”
怪谲 怪谲 谲:怪异。怪谲,〈书〉指怪异荒诞。语出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厌火国》:“有人兽体,厥状怪谲。”
詭形怪狀 诡形怪状 【词目】诡形怪状 【读音】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释义】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出处】宋·胡仔《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
索隐行怪 索隐行怪【解释】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吊诡 吊诡 【基本解释】怪异,奇特。出自《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吊(死)诡(异)原指庄子梦中的“汝”。现见于鲁迅《坟》之引于庄子,代表逻辑上左右为难的一种困局。因而有奇特、怪异之意也。
弔詭 吊诡 【基本解释】怪异,奇特。出自《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吊(死)诡(异)原指庄子梦中的“汝”。现见于鲁迅《坟》之引于庄子,代表逻辑上左右为难的一种困局。因而有奇特、怪异之意也。
见怪不怪 见怪不怪【解释】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出处】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示例】“~,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近义词】以怪为常、见怪未怪、司空见惯【反义词】大惊小怪【语法】主谓式;作宾语、状语;形容遇事沉着
妖异 妖异 (1).神奇怪异的现象。(2).妖魔鬼怪。(3).美艳奇异。
幻怪 幻怪 幻怪,读音huàn guài,汉语词语,怪异。或指异人。出处于《庄子·德充符》。
怪偉 怪伟 怪伟,汉语词汇, 拼音:guài wěi 释义:1.怪异,特异。2.奇特壮美。
怪詭 怪诡 怪诡,汉语词汇。 拼音:guài guǐ 释义:怪异;奇异多变。
怪伟 怪伟 怪伟,汉语词汇, 拼音:guài wěi 释义:1.怪异,特异。2.奇特壮美。
索隱行怪 【解释】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怪诡 怪诡 怪诡,汉语词汇。 拼音:guài guǐ 释义:怪异;奇异多变。
見怪不怪 【解释】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出处】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示例】“~,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近义词】以怪为常、见怪未怪、司空见惯【反义词】大惊小怪【语法】主谓式;作宾语、状语;形容遇事沉着
光怪 光怪 光怪的拼音是guāng guài,注音是,意为神奇怪异的现象。
遐异 遐异 遐异,读音为xiá y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怪异;古怪。
怪物 怪物 《怪物》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16年3月28日首播的月火剧,由朱成宇执导,张英哲编剧,姜志焕、成宥利、朴基雄、秀贤主演。 该剧讲述了在极度贪婪的社会中,男主人公姜基叹挑战社会上层阶级并为家人复仇,在此过程中收获真挚爱情的故事。 怪物 (汉语词语)怪物,指怪异的物类。语出《史记·大宛列传》:“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 文化收藏界把凭主观臆造,不属于任何朝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所谓古董称为“怪物”。
怪怪奇奇 怪怪奇奇 怪怪奇奇,拼音guàiguàiqíqí,出自《依韵和孙侔雁荡》,怪异奇特。
妖異 妖异 (1).神奇怪异的现象。(2).妖魔鬼怪。(3).美艳奇异。
丑怪 丑怪 chǒu guài 丑怪(丑怪) (1).丑陋怪异。《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 亭林先生 貌极丑怪,性复严峻。”(2).犹言奇形怪状。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再则这儿的山势虽然说不上险,可是突兀,丑怪,巉刻的地方有的是。
醜怪 丑怪 chǒu guài 丑怪(丑怪) (1).丑陋怪异。《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 亭林先生 貌极丑怪,性复严峻。”(2).犹言奇形怪状。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再则这儿的山势虽然说不上险,可是突兀,丑怪,巉刻的地方有的是。
遐異 遐异 遐异,读音为xiá y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怪异;古怪。
诡奇 诡奇 诡奇,读音是guǐ qí,汉语词语,指的是诡异怪奇的事情,还指怪异奇特。
奇伟 奇伟 奇伟,汉语词汇。 拼音:qí wěi 释义:1.奇特怪异。 2.奇特壮美;奇异不凡。 3.异常伟大。 4.夸大。
愧行 愧行 傀行。谓行为怪异 《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弟长乡里,不夸言,不愧行,君子也。”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曰:“‘愧’、‘傀’形声竝近,疑叚字也。《周礼·大司乐》‘大傀异灾’ 郑 注:‘傀,犹怪也。’傀行,犹言‘怪行’矣。”
詭奇 诡奇 诡奇,读音是guǐ qí,汉语词语,指的是诡异怪奇的事情,还指怪异奇特。
奇偉 奇伟 奇伟,汉语词汇。 拼音:qí wěi 释义:1.奇特怪异。 2.奇特壮美;奇异不凡。 3.异常伟大。 4.夸大。
麤怪 麤怪 cū guài 麤怪 亦作“麁怪”。 粗糙怪异。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形生麁怪,神照潭寂。”
古里古怪 古里古怪 古里古怪,成语,意思是怪异,奇特。
征怪 征怪 zhēng guài 征怪(徵怪)  亦作“ 徵恠 ”。 怪异的征兆。《汉书·张安世传》:“曾孙数有徵怪。”《孔子家语·五仪》:“寤梦徵恠,所以儆人臣者也。”
怪诬 怪诬 guài wū 怪诬(怪诬) 怪异虚妄。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眉 郡治有古灶,在厅事后,太守不敢居,扃钥奉祠之。又闻军资库有一水瓮满贮石子,每月朔亦祠之,仍增水石各一器,不知其几年,而至今不满。官府怪诬之事,未有如 眉 之灶、瓮者。” 金 王若虚 《焚驴志》:“岁己未, 河 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 镇阳 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
服妖 服妖 服饰怪异。古人以为奇装异服会预示天下之变,故称。《尚书大传》卷二:“貌之不恭,是为不肃,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
怪牒 怪牒 guài dié 怪牒 亦作“ 怪谍 ”。 古代专门记载怪异的书简。《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旧唐书·经籍志上》:“自古之粹籍灵符,绝域之神经怪谍,尽载於此二书矣。”
古裡古怪 古里古怪 古里古怪,成语,意思是怪异,奇特。
怪誣 怪诬 guài wū 怪诬(怪诬) 怪异虚妄。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眉 郡治有古灶,在厅事后,太守不敢居,扃钥奉祠之。又闻军资库有一水瓮满贮石子,每月朔亦祠之,仍增水石各一器,不知其几年,而至今不满。官府怪诬之事,未有如 眉 之灶、瓮者。” 金 王若虚 《焚驴志》:“岁己未, 河 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 镇阳 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
徵怪 征怪 zhēng guài 征怪(征怪)  亦作“ 征恠 ”。 怪异的征兆。《汉书·张安世传》:“曾孙数有征怪。”《孔子家语·五仪》:“寤梦征恠,所以儆人臣者也。”
子不语 子不语 (夏达创作漫画)《子不语》,漫画家夏达所创作的漫画。该作主要讲述了女孩小语拥有着奇特的能力,能够看到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充满着各式各样妖怪的奇异世界。 子不语 (词语)子不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ǐ bù yǔ,意思是怪异的事物。
子不語 子不语 (夏达创作漫画)《子不语》,漫画家夏达所创作的漫画。该作主要讲述了女孩小语拥有着奇特的能力,能够看到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充满着各式各样妖怪的奇异世界。 子不语 (词语)子不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ǐ bù yǔ,意思是怪异的事物。
险怪 险怪 险怪,汉语词语, 拼音:xiǎn guài 指出人意表,奇怪,特指文字艰涩怪异。
辟怪 辟怪 pì guài 辟怪 犹怪异。《墨子·辞过》:“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 毕沅 校注:“辟,僻字假音。”
怪奇 怪奇 怪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uài qí,意思是怪异奇特。出自《论衡·奇怪》。
秘怪 秘怪 秘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ì guài ,是指神奇怪异。
诡谲多变 诡谲多变【解释】谲:欺诈;诡谲:怪异。形容人的性情怪异多变。【出处】晋·张协《玄武馆赋》:“于是崇墉四匝,丰厦诡谲,烂若丹霞,皎如素雪。”
异出 异出 异出(异出) (1).怪异的表现。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是以重阴雷电,非异出也;天地日月,非殊物也。” (2).指同父异母所生。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兄弟三人虽异出,年相差,至相笃爱。”
异行 异行 异行,汉语词汇。 拼音:yì xíng 释义:1、指优异的品行。2、指有优异品行的人。3、谓素质不同。4、异端或怪异的行为。 5、分开排列,犹言分道扬镳。 出自《后汉书·顺帝纪》。
語怪 语怪 语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ǔ guài,指谈论怪异。
语怪 语怪 语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ǔ guài,指谈论怪异。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怪异的词语:1. 奇诡;2. 离奇;3. 古怪;4. 奇异;5. 奇特;6. 奇形怪状;7. 奇妙;8. 奇幻;9. 奇葩;10. 奇崛;11. 怪异;12. 怪诞;13. 怪模怪样;14. 怪异古怪;15. 怪物般的;16. 鬼畜;17. 鬼神莫测;18. 鬼斧神工;19. 魔幻;20. 魔法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