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名的诗词(208首)

181 《寓笔》 宋·释绍嵩

幽径草初青,无人知地名
征鞍千里远,倚杖一江横。
云重欲为雨,风和拗得晴。
家家好春色,春色遍空明。

182 《远山》 宋·李覯

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
尽日是秋色,无人知地名
暗时云自合,缺处路应平。
才子沾衣泪,千秋共此情。

183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叶有义谓何,根有即叶有。
登岭问地名,强辨果是否。
我观松柏竹,青青黄落后。
叶有有此叶,可以观此守。

184 《初夏晚兴》 宋·张嵲

微月破幽树,草露生夕凉。
夏木纷已成,时禽暮归翔。
閒花自白红,无人领幽芳。
晚沐岸轻帻,披衣暂倘佯。

185 《次韵谢王粟秀才四首》 宋·项安世

书生无炎凉,市道有赢诎。
世方重陶猗,君独师卖屈。
反生自求良,背已方成黻。
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186 《永遇乐 郭法师求》 元·王哲

绿烟红,丝不断,斧通圣。
制先依,非莫管,法心头整。
行真?,地名姓,死自教分定。
端财、金宝於身,一一不须受领。

187 《鲍家田》 宋·董嗣杲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
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
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
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188 《舟上晚望庾楼》 宋·董嗣杲

每依小港泊,地名莫能审。
才逢江面宽,岂顾风色凛。
眺空强禁寒,破浪可痛饮。
醉极忍冻眠,涛声拍孤枕。

189 《何山》 宋·仇远

溪转峰回一径平,田头白水照人清。
寺因何氏封山姓,客把坡诗证地名
萝月长随行道影,杉风犹带读书声。
云津桥下潺湲急,僧濯袈裟客濯缨。

190 《远将归》 宋·胡仲弓

不勘图经认地名,亦知此去近桐城。
行人未至心先至,羞胜离家第一程。

191 《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 宋·卫宗武

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
碧玉嶙刚烟雾堆,凿开混沌加架突兀。
不鞭而来争献助,斩木指囷人不惜。

192 《双路》 宋·刘学箕

王命弛驱不敢轻,文书要覈去来情。
青山步步生幽意,碧涧悠悠趁远程。
春浅禽声犹自小,泥酥马迹正宜晴。
地名见说名双路,便舍崎岖就坦平。

193 《朝拜罗源天庆即洞宫福地也》 宋·李洪

徐仙何代何飞升,洞府空留福地名
我到朝真效三祝,步虚声杳俗缘轻。

194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宋·强至

大士当年密行成,山居黄色有云生。
黄云已共斯人去,飞阁犹为此地名
欲到尘埃先摆落,纵观气象亦峥嵘。
谁云瑞应难追复,禅老而今祖意明。

195 《赠香严敷老慧照上人》 宋·韩维

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
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
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
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196 《胡邦衡相过赏金凤许诗未送邦衡复作木犀会二》 宋·周必大

身闲端合醉秋光,两地名花况并芳。
金作凤形如许巧,木成犀理若为香。
髻头自笑辜钗色,沙面谁知识带黄。
莫问诗坛偃旗鼓,天生的对欠平章。

197 《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 宋·文同

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
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
收卷势利心,欲与汗漫游。
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

198 《海棠》 宋·陆游

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
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

199 《答吕梁仲屯田》 宋·苏轼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
(吕梁地名
)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
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

200 《送贾讷倅眉二首》 宋·苏轼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李大夫,眉之贤守也。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