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杂诗的诗词(1002首)

761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宋·陆游

吾幼从父师,所患经不明,何尝效侯喜,欲取能诗声;亦岂刘隋州,五字矜长城。
秋雨短檠夜,掉头费经营,区区宇宙间,舍重取所轻。
此身傥未死,仁义尚力行。

762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宋·陆游

岩石著幼舆,风月思玄度。
老子放浪心,常恐迫迟暮。
安得世外人,握手相与语。
吾宗甫里公,奇辞赋渔具。
高风邈不嗣,徒有吟讽苦。
霜风吹短衣,何山不堪住?

763 《记梦》 宋·陆游

夜梦有客短褐袍,示我文章杂诗骚。
措辞磊落格力高,浩如怒风驾秋涛。
起伏奔蹴何其豪,势尽东注浮千艘。
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气死岂埋蓬蒿?晚唐诸人战虽鏖,眼暗头白真徒劳!何许老将拥弓刀,遇敌可使空壁逃。

764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765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申、韩本自圣,陋古不复稽。
巨君纵独欲,借经作岩崖。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怀。
凿齿井蛙耳,信谓天可弥。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离。
我如终不言,谁悟角与羁。
吾琴岂得已,昭氏有成亏

766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余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
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
亲友复劝我,放心饯华颠。
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
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
已矣复何叹,旧说易两篇。

767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
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
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
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
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
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
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768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769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
独立万物表,长生乃余事。
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
我顷登罗浮,物色恐相值。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
满把菖蒲根,叹息复弃置。

770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鸿豫。
哀哉丧乱世,枭鸾各腾翥。
逝者知几人,文举独不去。
天方斲汉室,岂计一郗虑。

771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相如偶一官,嗤鄙蜀父老。
不记犊鼻时,涤器混佣保。
著书曾几何,渴肺灰土燥。
琴台有遗魄,笑我归不早。
作书遗故人,皎皎我怀抱。
余生幸无愧,可与君平道。

772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真人有妙观,俗子多妄量。
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肠。

773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故山不可到,飞梦隔五岭。
真游有黄庭,闭目寓两景。
室空无可照,火灭膏自冷。
披衣起视夜,海阔河汉永。
西窗半明月,散乱梧楸影。
良辰不可系,逝水无留骋。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静。

774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尘。
微风动众窍,谁信我忘身。
一笑问儿子,与汝定何亲。
从我来海南,幽绝无四邻。
耿耿如缺月,独与长庚晨。
此道固应尔,不当怨尤人。

775 杂诗》 宋·苏轼

昔日双鸦照浅眉,如今婀娜绿云垂。
蓬莱老守明朝去,肠断帘间綷縩时。

776 《寓言二首》 唐·王维

〔次首律髓入侠少类。
题曰杂诗
作卢象诗。

777 《春日园居杂诗二首》 明·邹迪光

行吟不放盏,坐钓亦携书。
山鸟时调弄,阶莎勿剪除。
习眠如湿柳,避客似惊鱼。
游冶非吾意,春光任尔舒。

778 《春日园居杂诗二首》 明·邹迪光

东陆光初丽,西园景渐和。
云情要作赋,月貌出当歌。
嫩草侵薙勒,幽花笑绮罗。
科头忘应接,一任客来多。
¤

779 杂诗(二首)》 明·朱纯

浮云起山泽,霭霭敷重阴。
回薄遍太虚,肤寸即成霖。
飘风使之漓,迹灭不可寻。
伟哉贤达士,泽物固其心。
遭时为卷舒,陆沈讵无因。
谁言击磬声,不及南薰音。

780 杂诗(二首)》 明·朱纯

子房有奇志,功高不自居。
晚从赤松游,窃笑淮阴愚。
煌煌汉家业,终焉成霸图。
神人固难遇,授书非典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