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居的诗词(498首)

141 《上令狐舍人》 唐·李廓

名利生愁地,贫居岁月移。
买书添架上,断酒过花时。
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迟。
近来唯俭静,持此答深知。

写物赞美抒情隐居闲适

142 《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 唐·白居易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乐府失意

143 《哭刘敦质》 唐·白居易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
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
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写物赞美抒情隐居闲适

144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145 《贝宫夫人》 唐·李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榜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赠答隐居

146 《赠任懒》 唐·张籍

未肯求科第,深坊且隐居
胜游寻野客,高卧看兵书。
点药医闲马,分泉灌远蔬。
汉庭无得意,谁拟荐相如。

147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唐·刘禹锡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148 《嗟哉董生行》 唐·韩愈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149 《宿王尊师隐居》 唐·于鹄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谿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150 《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 唐·朱湾

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
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
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
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151 《薛二十池亭》 唐·王建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隐居

152 《晚秋病中》 唐·王建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
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

赠别隐居

153 《难绾刀子歌》 唐·卢纶

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剪成铦且翣。
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

写景访友抒情隐居

154 《过友人隐居》 唐·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才女

155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唐·皇甫冉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孤独怀念友人

156 《宴吴王宅》 唐·韩翃

玉管箫声合,金杯酒色殷。
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
称寿争离席,留欢辄上关。
莫言辞客醉,犹得曳裾还。

写人写景隐居

157 《覃山人隐居》 唐·杜甫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158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唐·杜甫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
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
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
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

159 《贻阮隐居》 唐·杜甫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
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
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160 《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 唐·高适

天官苍生望,出入承明庐。
肃肃领旧藩,皇皇降玺书。
茂宰多感激,良将复吹嘘。
永怀一言合,谁谓千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