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君 臣 上 第 三 十

作者:管仲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於国家,加之於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明君也。能上尽言於主,下致力於民,而足以修义从令者,忠臣也。上惠其道,下敦其业,上下相希,若望参表,则邪者可知也。吏嗇夫任事,人嗇夫任教。教在百姓,论在不挠。赏在信诚\体之以君臣。其诚\也,以守战。

  如此,则人嗇夫之事究矣。吏嗇夫尽有訾程事律,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如此,则吏嗇夫之事究矣。人嗇夫成教,吏嗇夫成律之后,则虽有敦愨忠信者。不得善也。而戏豫怠傲者,不得败也。如此,则人君之事究矣。是故为人君者,因其业,乘其事,而稽之以度。有善者,赏之以列爵之尊,田地之厚,而民不慕也。有过者,罚之以废亡之辱,僇死之刑,而民不疾也。杀生不违,而民莫遗其亲者,此唯上有明法而下有常事也。

  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此谓三常;兼而一之,人君之道也。分而职之,人臣之事也。君失其道,无以有其国;臣失其事,无以有其位。然则上之畜下不妄,而下之事上不虚矣。上之畜下不妄,则所出法制度明也。下之事上不虚,则循义从令审也。上明下审,上下同德,代相序也。君不失其威,下不旷其产而莫相德也。是以上之人务德,而下之人守节义;礼成形於上,而善下通於民,则百姓上归亲於主,而下尽力於农矣,故曰:「君明、相信、五官肃、士廉、农愚、商工愿,则上下体而外內別也。」民性因而三族制也。夫为人君者,廕德於人者也。为人臣者,仰生於上者也。为人上者,量功而食之以足,为人臣者,受任而处之以教布政有均;民足於产,则国家丰矣。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刑罚不颇,则下无怨心。名正分明,则民不惑於道。道也者,上之所以导民也。是故,道德出於君。制令传於相,事业程於官,百姓之力也胥令而动者也。是故,人君也者,无贵如其言,臣人也者,无爱如其力。言下力上,而臣主之道毕矣。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此明公道而灭奸偽之术也。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劳下之事也。为人君者,下及官中之事,则有司不任。为人臣者,上共专於上,则人主失威,是故,有道之君,正其德以蒞民,而不言智能聪明;智能聪明者,下之职也,所以用智能聪明者,上之道也。上之人,明其道。下之人,守其职,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復合为一体。是故,知善,人君也。身善,人役也。君身善则不公矣。人君不公,常惠於赏而不忍於刑。是国无法也;治国无法,则民朋党而下比,饰巧以成其私。法制有常,则民不散而上合,竭情以纳其忠。是以不言智能,而顺事治国患解,大臣之任也。不言於聪明,而善人举,奸偽诛。视听者眾也。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选贤论材,而待之以法;举而得其人,坐而收其福,不可胜收也。官不胜任,奔走而奉其败事,不可胜救也。而国未尝乏於胜任之士,上之明適不足以知之;是以明君审知胜任之臣者也。故曰:主道得,贤材遂,百姓治,治乱在主而已矣。故曰:主身者,正德之本也。官治者,耳目之制也。身立而民化。德正而官治。治官化民。其要在上,是故君子不求於民,是以上及下之事,谓之繅。下及上之事,谓之胜。为上而繅,悖也。为下而胜,逆也。国家有悖逆反迕之行。有土主民者失其纪也。  是故,別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道德定而民有轨矣。有道之君者,善明设法,而不以私防者也。而无道之君,既已设法,则舍法而行私者也。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为人臣者援私以为公。公道不违,则是私道不违者也。行公道而託其私焉,寖久而不知,奸心得无积乎?奸心之积也,其大者有侵偪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內爭之乱,此其所以然者,由主德不立,而国无常法也。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国无常法,则大臣敢侵其势。大臣假於女之能,以规主情。妇人嬖宠假於男之知,以援外权。於是乎外夫人而危太子。兵乱內作,以召外寇,此危君之征也。

  是故,有道之君,上有五官,以牧其民。则眾不敢踰轨而行矣。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朝有定度衡仪,以尊主位。衣服緷絻,尽有法度。则君体法而立矣。君据法而出令,有司奉命而行事,百姓顺上而成俗,著久而为常。犯俗离教者,眾共奸之,则为上者佚矣。天子出令於天下,诸侯受令於天子,大夫受令於君,子受令於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从顺独逆,从正独辟,此犹夜有求而得火也。奸偽之人,无所伏矣,此先王之所以一民心也;是故天子有善,让德於天。诸侯有善,庆之於天子。大夫有善,纳之於君。民有善,本於父。庆之於长老,此道法之所从来,是治本也。是故岁一言者君也。时省者相也,月稽者官也,务四支之力,修耕农之业以待令者,庶人也。是故百姓量其力於父兄之间,听其言於君臣之义,而官论其德能而待之,大夫比官中之事,不言其外。而相为常具以给之,相总要者,官谋\士,量实义美,匡请所疑。而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立三阶之上,南面而受要,是以上有余日,而官胜其任,时令不淫,而百姓肃给,唯此上有法制,下有分职也。

  道者诚\人之姓也。非在人也。而圣王明君,善知而道之者也。是故治民有常道,而生财有常法;道也者,万物之要也,为人君者,执要而待之,则下虽有奸偽之心,不敢杀也。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民治财育,其福归於上,是以知明君之重道法而轻其国也。故君一国者,其道君之也。王天下者,其道王之也。大王天下,小君一国,其道临之也。是以其所欲者,能得诸民,其所恶者,能除诸民。所欲者能得诸民,故贤材遂。所恶者能除诸民,故奸偽省,如冶之於金,陶之於埴,制在工也。

  是故將与之,厚惠不能供,將杀之,严威不能振。严威不能振。

  厚惠不能供,声实有闲也。有善者不留其赏,故民不私其利,有过者不宿其罚,故民不疾其威。威罚之制,无踰於民。则人归亲於上矣;如天雨然,泽下尺,生上尺。

  是以官人不官,事人不事,独立而无稽者,人主之位也。先王之在天下也,民比之神明之德,先王善牧之於民者也。

  夫民別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之德,復合於市人之言,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於眾心之所聚。是以令出而不稽,刑设而不用。先王善与民为一体。与民为一体。则是以国守国,以民守民也,然则民不便为非矣。虽有明君,百灸之外,听而不闻,闲之堵墙,窥而不见也。而名为明君者,君善用其臣,臣善纳其忠也。信以继信,善以传善。是以四海之內,可得而治。是以明君之举其下也,尽知其短长,知其所不能益,若任之以事。贤人之臣其主也。  尽知短长与身力之所不至,若量能而授官。上以此畜下,下以此事上,上下交期於正,则百姓男女皆与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