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五十一章

作者:老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严可均曰:“是以万物”,御注作“是以圣人”。

  魏稼孙曰:“德畜之”,御注无“德”字。  罗振玉曰:敦煌本无“莫不”二字,景福本无“而”字。

  武内义雄曰:敦本“势”作“热”,恐误。

  谦之案:遂州本作“熟成之”,“熟”字亦误。“畜之”,广明作“蓄之”,“贵德”,顾欢作“首德”。又严本无“莫不”二字,后汉书冯衍传引无“是以”二字。  大田晴轩曰:道者理也,德者一气也。生之,谓始之也;畜之,谓赋之以气也。然细寻老、庄之书,一气之外,更无所谓道者,道者亦唯此一气。故庄周以道为天地之强阳气(知北游),“强阳”,运动不息之意(本郭象,“强阳”二字又见寓言篇)。后儒所谓活泼泼地,盖谓此也。“物形之,势成之”,“形”,定形,谓物物而与之定形也。庄周曰:“物生成理谓之形。”是也。“势成之”,谓因其自然之势而成之也。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罗振玉曰:“道之尊,德之贵”,敦煌本作“道尊、德贵”。“之命”,御注本、敦煌本均作“爵”。严可均曰:“夫莫之命”,御注、傅奕作“之爵”。  谦之案:遂州、严遵、顾欢亦作“爵”。又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此节附注校语云:“明皇、王弼二本‘命’并作‘爵’。”各王注本均误录作弼注,殿本亦如此。纪昀曰:“案此句,疑‘命’字下原校语误作弼注。”案纪说是也。道藏张刻所见王弼本作“爵”,与严遵、傅奕古本并同,敦煌本亦作“爵”,作“爵”谊亦可通。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严可均曰:“成之熟之”,王弼作“亭之毒之”。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景福四本均作“成之熟之”。又“德畜之”,罗卷脱此三字,武内敦本无“德”字。

  谦之案:御注、庆阳、磻溪、楼正、顾、彭、赵、高、范均无“德”字,范“畜”作“蓄”。“成之熟之”,庆阳、楼正、磻溪、赵、顾、彭、高、柰卷、室町、河上、王羲之同此石。“养之覆之”,傅、范与文选辨命论李注作“盖之覆之”。“成之熟之”,傅、范作“亭之毒之”。范曰:“‘亭毒’,王弼、李奇同古本。傅奕引史记云:‘亭,凝结也。’广雅云:‘毒,安也。’”毕沅曰:“说文解字:‘毒,厚也。’释名:‘亭,停也。’据之,是亭、成、毒、孰声义皆相近。”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奚侗曰:四句已见第十章,此复出。  谦之案:罗卷“恃”误作“怅”,严本“谓”作“为”。又唐李约本无“长而不宰”句。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畜、育、熟、覆韵(幽部),有、恃、宰韵(之部)。武内义雄、陈柱:有、恃、宰、德韵。邓廷桢曰:“有、恃、宰皆之、咍部字,德则之、咍部之入声也。”姚文田:生、形、成韵(十青平声),畜、育、毒、覆韵(七匊入声)。盖“成之熟之”一作“亭之毒之”,熟、毒韵同。列子黄帝篇:“与汝游者,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告、毒、孰为韵,即其例证。又高本汉以生、畜、长、育相间为韵。顾炎武唐韵正卷十四:“熟”,殊六切,去声则殊溜反。老子:“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又“育”,余六切,去声则音柚。老子见上。  右景龙碑本七十二字,敦煌本注六十八字(实六十六字),河、王、傅本七十二字,范本七十一字。河上本题“养德第五十一”,王本题“五十一章”,范本题“道生之章第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