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 卷之六 喉症
作者:林佩琴(清)
编号 103〔喉痹〕 ----256页20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肿痛闭塞. 为风痰郁火热毒上攻之症. 去风痰. 解热毒.自愈. 咽喉总络. 系肺胃. 急清此二经之热. (牛蒡汤.外用通隘散)如恶寒、寸脉小. 一时患者皆同. 为天行邪气. 宜先表散. 其病之由来有二. 一者少阳司天. 三阳之气. 民病喉痹.(仲景用桔梗汤. 依阳毒施治)一者太阴湿胜. 火气内郁. 民病喉痹.又太阴在泉. 湿淫所胜. 病喉肿喉痹. (仲景用半夏甘桔汤. 依阴毒施治)若不恶寒. 寸脉大滑实. 为阳盛阴虚. 下之愈.(酌用大小承气汤)其轻者可缓治. (喉痹散)不可骤用寒凉.以痰实结胸. 遇寒不运. 渐至喘塞不治也. 其气急闭塞欲死者. 缓则(殭蚕炒末. 姜汤下. 立愈. 或马蔺根苗捣汁. 和醋含漱)急则用吹法. (硼砂胆矾末吹患处. 或皂角末吹鼻喷嚏. 亦开)吐法.(捣皂角水灌入. 或新汲水磨雄黄. 灌入即吐. 或鸡鹅翎蘸桐油探吐)针法. (用砭针于肿处刺血出.若口噤针不能入. 刺少商穴. 左右皆刺二分出血. 立愈)或捽顶心头发一把. 力拔之. 其喉自宽. 又有阴虚阳浮痰结于上. 脉浮大. 重取或濇者. 作实症治. 必死. (加减八味丸)喉痹连项肿.(芩连消毒饮)
编号 104〔缠喉风〕 ----257页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喉肿大. 连项痛. 喉有红丝缠紧. 且麻且痒. 指甲青.痰壅肢厥. 由平时多怒. 两日前胸不利. 痰塞气促. 症最急.过一日夜. 目直视. 齿噤喉响. 灯火近口即灭. 此气已离根. 不治. 治法如喉痹. (用金碧二丹频吹. 内加牛黄. 效更速)针法.(手足冷. 以水温之. 针照海然谷四穴. 使血出如珠. 若刺少商穴.血出散而不收者. 不治. 照海穴. 在内踝下四分. 软骨陷中. 然谷穴. 在内踝前大骨下陷中. 皆肾经穴也)
编号 105〔乳蛾〕 ----257页1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有单双. 有连珠. (单轻双重. 连珠尤重)多因酒色郁热而生. 单蛾生会厌一边. 一日痛. 二日红肿. 三日有形.如细白星. 发寒热者凶. (吹药先用碧丹五金丹一. 后用金丹二碧丹三. 内服喉症主方)俟大便行. 自痊. 如至三日.喉中但红肿无细白星. 即是喉痈宜辨. 双乳蛾生会厌.左右两边俱有细白星. 药照前用. 左属心. 右属肝. 煎药于主方内. 左加(黄连、犀角)右加(赤芍、柴胡)双蛾则兼用之. 大便秘.加(枳壳、元明粉)连珠蛾. 二白星上下相连. 用药照前.(或外用成吹药加冰片吹之. 内服三黄桔梗汤) 编号 106〔喉癣〕 ----257页23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为虚火上炎. 肺受燥热. 致咽喉生红丝如哥窑纹.如秋海棠叶背纹. 干燥而痒. 阻碍饮食. 虽不丧命. 不能速愈.(吹用碧丹. 噙化青灵膏. 内服喉症主方加土贝母)须戒忧怒酒色. 忌盐酱. 及一切动风助火之物. 一月可愈.
编号 107〔喉痈〕 ----257页2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红肿而痛. 别无形状. 因过食辛辣炙HH厚味而发.症属胃大肠二经. 重则寒热头痛. (犀角地黄汤.吹用金丹一碧丹十)四五日可愈. (若鼻中出红涕. 为毒攻脑. 不治)
编号 108〔喉菌〕 ----258页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因忧郁气滞血热. 妇人多患之. 状如浮萍略高.面厚色紫. 生喉旁. (初起吹碧丹九金丹一. 后用金丹二碧丹三.内服喉症主方. 勿间断)轻则半月. 重或经月. 亦须守戒忌口. 编号 109〔H3舌喉痈〕 ----258页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肥人感热性躁者. 多患此. (犀角地黄汤加减.吹用金丹)但须吹至舌根下两旁. (时刻勿间. 方能速愈)喉内(吹用碧丹十金丹一)亦须勤吹. 凡舌下小舌. 为H3舌. 连喉肿痛. 即为喉痈. 不痛者非痈. 大约H3舌兼喉痈而发.十有六七其势凶. (煎药多加黄连、山栀、犀角)
编号 110〔喉闭〕 ----258页9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伤寒后. 发为气闭不通. 无形无声. 难治. (喉项强硬.目睛上视. 故多不治)
编号 111〔喉杵〕 ----258页1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喉极痛肿. (甘桔射干汤. 外点烧盐散)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肿痛闭塞. 为风痰郁火热毒上攻之症. 去风痰. 解热毒.自愈. 咽喉总络. 系肺胃. 急清此二经之热. (牛蒡汤.外用通隘散)如恶寒、寸脉小. 一时患者皆同. 为天行邪气. 宜先表散. 其病之由来有二. 一者少阳司天. 三阳之气. 民病喉痹.(仲景用桔梗汤. 依阳毒施治)一者太阴湿胜. 火气内郁. 民病喉痹.又太阴在泉. 湿淫所胜. 病喉肿喉痹. (仲景用半夏甘桔汤. 依阴毒施治)若不恶寒. 寸脉大滑实. 为阳盛阴虚. 下之愈.(酌用大小承气汤)其轻者可缓治. (喉痹散)不可骤用寒凉.以痰实结胸. 遇寒不运. 渐至喘塞不治也. 其气急闭塞欲死者. 缓则(殭蚕炒末. 姜汤下. 立愈. 或马蔺根苗捣汁. 和醋含漱)急则用吹法. (硼砂胆矾末吹患处. 或皂角末吹鼻喷嚏. 亦开)吐法.(捣皂角水灌入. 或新汲水磨雄黄. 灌入即吐. 或鸡鹅翎蘸桐油探吐)针法. (用砭针于肿处刺血出.若口噤针不能入. 刺少商穴. 左右皆刺二分出血. 立愈)或捽顶心头发一把. 力拔之. 其喉自宽. 又有阴虚阳浮痰结于上. 脉浮大. 重取或濇者. 作实症治. 必死. (加减八味丸)喉痹连项肿.(芩连消毒饮)
编号 104〔缠喉风〕 ----257页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喉肿大. 连项痛. 喉有红丝缠紧. 且麻且痒. 指甲青.痰壅肢厥. 由平时多怒. 两日前胸不利. 痰塞气促. 症最急.过一日夜. 目直视. 齿噤喉响. 灯火近口即灭. 此气已离根. 不治. 治法如喉痹. (用金碧二丹频吹. 内加牛黄. 效更速)针法.(手足冷. 以水温之. 针照海然谷四穴. 使血出如珠. 若刺少商穴.血出散而不收者. 不治. 照海穴. 在内踝下四分. 软骨陷中. 然谷穴. 在内踝前大骨下陷中. 皆肾经穴也)
编号 105〔乳蛾〕 ----257页1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有单双. 有连珠. (单轻双重. 连珠尤重)多因酒色郁热而生. 单蛾生会厌一边. 一日痛. 二日红肿. 三日有形.如细白星. 发寒热者凶. (吹药先用碧丹五金丹一. 后用金丹二碧丹三. 内服喉症主方)俟大便行. 自痊. 如至三日.喉中但红肿无细白星. 即是喉痈宜辨. 双乳蛾生会厌.左右两边俱有细白星. 药照前用. 左属心. 右属肝. 煎药于主方内. 左加(黄连、犀角)右加(赤芍、柴胡)双蛾则兼用之. 大便秘.加(枳壳、元明粉)连珠蛾. 二白星上下相连. 用药照前.(或外用成吹药加冰片吹之. 内服三黄桔梗汤) 编号 106〔喉癣〕 ----257页23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为虚火上炎. 肺受燥热. 致咽喉生红丝如哥窑纹.如秋海棠叶背纹. 干燥而痒. 阻碍饮食. 虽不丧命. 不能速愈.(吹用碧丹. 噙化青灵膏. 内服喉症主方加土贝母)须戒忧怒酒色. 忌盐酱. 及一切动风助火之物. 一月可愈.
编号 107〔喉痈〕 ----257页2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红肿而痛. 别无形状. 因过食辛辣炙HH厚味而发.症属胃大肠二经. 重则寒热头痛. (犀角地黄汤.吹用金丹一碧丹十)四五日可愈. (若鼻中出红涕. 为毒攻脑. 不治)
编号 108〔喉菌〕 ----258页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因忧郁气滞血热. 妇人多患之. 状如浮萍略高.面厚色紫. 生喉旁. (初起吹碧丹九金丹一. 后用金丹二碧丹三.内服喉症主方. 勿间断)轻则半月. 重或经月. 亦须守戒忌口. 编号 109〔H3舌喉痈〕 ----258页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肥人感热性躁者. 多患此. (犀角地黄汤加减.吹用金丹)但须吹至舌根下两旁. (时刻勿间. 方能速愈)喉内(吹用碧丹十金丹一)亦须勤吹. 凡舌下小舌. 为H3舌. 连喉肿痛. 即为喉痈. 不痛者非痈. 大约H3舌兼喉痈而发.十有六七其势凶. (煎药多加黄连、山栀、犀角)
编号 110〔喉闭〕 ----258页9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伤寒后. 发为气闭不通. 无形无声. 难治. (喉项强硬.目睛上视. 故多不治)
编号 111〔喉杵〕 ----258页1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喉症〕
名词解释 喉极痛肿. (甘桔射干汤. 外点烧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