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游记选》 ●辽夏金元 游江阴三山记

作者:
  余尝游名山,未尝不稿记其胜。江阴去吴百八十里,不闻佳山秀水之名。至正丁亥冬,十一月既望,因永嘉通守余公德汇,约为京口之行。

  余公递舟行速,仆舟迟不能追也,遂自无锡之北门数里大石桥入。过水村渔浦,始见酒帘村市,客舟骈集。又十里,至他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明日西回,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逦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舟人回牵,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交映。两山之间,浦溆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转岸曲,板桥为梁,即三山坞。其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鸟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焉。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楹篁苍翠,石磴丹垩,或颇然如屋,或顽然如虎;洼然而湫,林然而壁;少焉,却出山坞,有横山在前,野田开豁,水港渐宽,询其地,则常之晋陵县界。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氵泰市桥而泊焉。

  嗟夫!一元之气,融融于亘古,归气于山泽,而有孕灵育秀;僻在荒陬,不经名贤游览,遂寂寥无闻,江阴诸山是矣。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诗胜之辞而品题之;且舟中傲亻兀,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

  题记:作者工诗文,擅山水,所以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清新明快的语言,绘制了一幅江南的山村水乡图:河渠交错,岸柳掩映;丘冈连绵,屋瓦参差。然后,还以闲适的目光摄取了一幅农家乐图:翁儿妇姑各操其业,鸡犬豕牛各得其所。最后,作者认为江阴诸山,比之于苏州灵岩,无锡惠山,不稍逊色,却因处地偏僻,无名人宣扬而寂寥无闻。为此作者感叹不已。文章起结处呼应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