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 卷 三
作者:王溥
皇后宣皇帝皇后张氏。諡宣献。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諡。
光皇帝皇后贾氏。諡光懿。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諡。
景皇帝皇后梁氏。諡景烈。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諡。 元皇帝皇后独孤氏。諡元贞。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諡。
高祖皇后竇氏。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諡穆皇后。贞观九年五月九日。追尊太穆神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太穆顺圣皇后。
太宗皇后长孙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为皇后。贞观十年五月二十六日。崩于立政殿。年三十六。諡曰文德皇后。咸亨五年八月。追諡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加尊文德顺圣皇后。 高宗皇后王氏。永徽元年正月。立为皇后。六年十月十二日。废为庶人。
天后武氏。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太宗崩。隨嬪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乃召入宫。潜令长发。欲以间良娣之宠。既入宫。宠待踰於良娣。立为昭仪。良娣王皇后协心谋\之。递相譖毁。上终不纳。俄诬王皇后与母柳氏求厌胜之术。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上从容言王氏无子。以风长孙无忌。无忌竟不顺旨。永徽五年。中书舍人李义府。上表请废王皇后。立昭仪。以厌眾庶之心。上悦。谓李勣曰。立昭仪之事。褚遂良固执不从。遂良既是顾命大臣。事不可。当止也。勣遂密奏曰。此是陛下家事。何须更问外人。许敬宗又言於朝曰。田舍翁积得十斛麦。尚欲换却旧老妇。况天子富有四海。立一皇后。有何不可。关诸人何事。妄生异议。上意乃定。遂立为皇后。显庆五年十月已后。上苦风眩。表奏时令皇后详决。自此参预朝政。几三十年。当时畏威。称为二圣。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称天后。宏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十二月。皇太子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摄政。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即位。改国号称周。赐帝姓武氏。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传位於中宗。二十六日。徙居上阳宫。二十七日。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六日。崩於洛阳仙居殿。年八十一。諡曰大圣则天皇后。国子司业崔融为哀册文。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祔葬干陵。唐隆元年七月七日。依旧为天后。景云元年十月十八日。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六月十七日。又改为天后圣帝。八月五日。改为圣后。开元四年十二月。改为则天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则天顺圣皇后。年号二十。嗣圣二年二月七日。改为文明。文明元年九月五日。改为光宅。光宅二年正月一日。改为垂拱。垂拱五年正月一日。改为永昌。永昌五年十一月一日。改为载初。载初元年九月九日称周。改为天授。天授三年四月四日。改为如意。如意元年九月九日。改为长寿。长寿三年五月十日。改为延载。延载二年三月一日。改为证圣。证圣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改为天册万岁。天册万岁二年腊月。改为万岁登封。万岁登封元年四月一日。改为万岁通天。万岁通天二年九月九日。改为神功。神功二年正月一日。改为圣歷。圣歷三年五月五日。改为久视。久视二年正月五日。改为大足。大足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改为长安。长安五年正月一日。改为神龙。
宰相七十八人。刘仁轨。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暉。岑长倩。郭待举。魏元同。刘齐贤。韦宏敏。桓彦范。王德真。刘褘之。武承嗣。騫味道。崔。李景諶。韦方质。沈君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寧。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辅元。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综。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璿。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什方。杨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孙元亨。李道广。王方庆。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頊。李嶠。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唐休璟。韦嗣立。崔元暐。张柬之。房融。韦承庆。 中宗皇后赵氏。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和思皇后。皇后初为英王妃。母常乐公主得罪。妃坐废。幽死於內侍省。中宗崩。將葬於定陵。莫知瘞所。將行招魂附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曰。招魂葬礼非古。不可备棺槨置轀輬。宜据汉书郊祀志。葬黄帝衣冠于桥山。遂以皇后褘衣。于陵所寢宫招魂。置衣魂轝。以太牢告祭。迁衣於寢宫御榻之右。覆以夷衾焉。 皇后韦氏。神龙元年二月十二日。立为皇后。十一月二日。尊为顺天皇后。三年八月十五日。加顺天翊圣皇后。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降为庶人。初。神龙元年十二月。侍中桓彦范上表曰。昔孔子论诗。关雎为始。言后妃者。人伦之本。理乱之端也。故英皇降而虞道兴。任姒归而周宗盛。桀奔南巢。祸阶妹喜。鲁桓灭国。惑以齐媛。伏见陛下每临朝听政。皇后必施帷幔。坐於殿上。得闻政事。臣歷选列辟。详求往代。帝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莫不破国亡身。倾輈继路。且以阴乘阳。违天也。以妇凌夫。违人也。违天不祥。违人不义。由是古人譬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易曰。?攸遂。在中馈。言妇人不得预於国政也。伏愿鉴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为念。宜令皇后无往正殿。干及外朝。专在中宫。聿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维新。
睿宗皇后刘氏。唐隆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赠皇后。景云元年二月二十三日。追諡肃明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肃明顺圣皇后。
皇后竇氏。唐隆元年赠皇后。景云二年。追諡昭成皇后。天宝八载。追尊昭成顺圣皇后。赠諡日月。並与肃明皇后同。
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先天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废为庶人。
皇后杨氏。至德二年六月二十四日。追尊皇后。諡曰元献。立庙於太庙之西。四时荐享。皆准太庙一室之仪。至宝应二年四月。迁神主于太庙。祔元宗室。
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攸止卒后。后尚幼。隨例入宫。及王皇后废。赐号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薨。年四十。赠皇后。諡曰贞顺。仍立庙於京师昊天观之角。干元之后。享祀仍停。初。十四年四月。侍御吏潘好礼。闻上欲以惠妃为皇后。进疏諫曰。臣尝闻礼记曰。父母之讎。不共戴天。公羊传曰。子不復父讎。不子也。昔齐襄公復九世之讎。丁兰报木母之恩。春秋美其义。汉史称其孝。陛下既不以齐襄为法。丁兰为戒。岂得欲以武氏为国母。当何以见天下之人乎。不亦取笑於天下乎。非止亏损礼经。实恐污辱名教。又惠妃再从叔三思。从父延秀等。並干乱朝纲。递窥神器。豺狼同穴。梟獍同林。至如恶木垂阴。志士不息。盗泉飞液。正夫莫饮。良有旨哉。且匹夫匹妇。欲结夫妻者。尚相拣择。况陛下是累圣之贵。天子之尊乎。伏愿陛下详察古今。鉴戒成败。慎择华族之女。必在礼义之家。称神祇之心。允亿兆之望。为国大计。其在於兹。且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櫛者也。不当参立之。故春秋书宋人夏父之会。无以妾为夫人。齐桓公誓命於葵邱。亦曰无以妾为妻。此则夫子恐开窥竞之端。深明嫡庶之別。又汉成帝欲立赵氏为皇后。刘辅极言。汉桓帝欲立薄氏于中宫。李云切諫。又见人间盛言。尚书左丞相张说。自被停知政事之后。每諂附惠妃。诱荡上心。欲取立后之功。更图入相之计。伏愿杜之于將渐。不可悔之于已成。且太子本非惠妃所生。惠妃復自有子。若惠妃一登宸极。则储位实恐不安。皇太子既守器承祧。为万国之主本。何可轻易。輒有摇动。古人所以见其渐者。良以是也。昔汉高祖以戚夫人之故。將易太子之位。时有商山四皓。虽不食汉庭之禄。尚能辅翼太子。况臣愚昧。职参宪府。慷慨关心。感激怀愤。陛下留神省察。 苏冕驳曰。此表非潘好礼所作。且好礼先天元年为侍御史。开元十二年为温州刺史。致仕。表是十四年献。而云职参宪府。若题年恐错。即武惠妃先天元年始年十四。王皇后有宠未衰。张说又未为右丞相。竟未知此表是谁献之。
肃宗皇后吴氏。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追尊皇后。諡曰章敬。 皇后张氏。至德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良娣张氏册为淑妃。干元元年三月六日。立为皇后。宝应元年。有罪幽死別所。
代宗皇后独孤氏。大歷十年。追尊曰贞懿皇后。十月十六日忌。皇后沈氏。开元末。选入宫。天宝末。以胡寇犯闕。元宗西狩弃妃。故为贼\所得。拘于东都之掖庭。代宗收东都。见之。留宫中。及史思明再犯河洛。遂失所在。十余年求之不得。至德宗即位。建中元年八月。追尊为皇太后。遂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为副。昇平公主宜备起居。候知行在。即严扈法驾奉迎。至二年二月。群臣以皇太后问至。称贺。既而谬焉。四方诈称太后者数四。至贞元元年九月。礼仪使奏太皇太后沈氏。厌代登真。於今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惟深。哀思罔极。建中初。已发明詔。舟车所至。靡不周遍。岁月滋深。迎访理绝。谨按晋庾蔚之议云。寻求三年之外。又俟中寿而服之。今参详礼经。博稽故事。伏请以大行皇帝启攒宫日。百官举哀於肃章门內之正殿。先令有司造褘衣一副。发哀日。令內官以褘衣置於幄座。自后令宫人朝夕上食。先告元陵。次告宗庙。上太皇太后諡册。次造神主。择日祔代宗庙。其褘衣。备法驾奉迁於元陵祠殿。置于代宗皇帝袞衣之右。便以今年十一月二日发哀为忌。追册曰睿真皇后。从之。
德宗皇后王氏。贞元二年十一月。册为皇后。其月二十一日忌。三年正月。上尊諡曰昭德皇后。其諡册文初令兵部侍郎李紓撰。上以紓谓皇后为大行皇后。非也。詔学士吴通元为之。通元又云咨后王氏。亦非也。按贞观中岑文本撰文德皇后諡册文曰。皇后长孙氏。斯得之矣。其年二月。皇后发引。梓宫进辞太庙於永安门。升轀輬车於安福门。从阴阳之吉也。三月。以皇后庙乐章九首付有司。令议庙舞之号。礼官请号坤元之舞。从之。其乐章初令宰臣张延赏柳浑等撰。及进。留中不下。又命翰林学士吴通元为之。时上务简约。不立庙。令於陵所祠殿奉安神主。三年正月十八日。太常博士李吉甫奏曰。准国朝故事。昭成皇后。肃明皇后。元献皇后。並置別庙。若於大行皇帝陵所祠殿奉安神主。礼经典故。检討无文。伏以元献皇后。庙在太社之西。今请修葺。以为大行皇后別庙。敕旨。宜依。仍付所司。至三年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待詔杨季炎等奏。奉进止。宜於两仪殿虞祭毕。择日祔庙。准经勘择。用三月十八日一时。两仪灵座。便请除之。詔下太常。详求典故。太常卿董晋。与博士李吉甫张荐等奏曰。伏惟古礼。合用今年七月卒哭祔庙。国朝故事。高祖六月而葬。睿宗十月而葬。並葬讫便卒哭。祔庙。圣朝典故。伏请遵仍。令所司於今月十八日已前择卒哭位。哭讫。以十八日祔庙。制曰。可。
顺宗皇后王氏。贞元元年八月。册为太上皇后。元和元年五月。册为皇太后。十一年三月四日忌。宪宗皇后郭氏。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册为皇太后。大中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忌。其年七月。上尊諡曰懿安皇太后。
皇后郑氏。会昌六年四月。上尊号曰皇太后。大中元年。上尊号曰孝明皇太后。 穆宗皇后王氏。长庆四年二月。册为皇太后。会昌四年正月十二日忌。五年四月。上尊諡曰恭僖皇太后。皇后萧氏。宝歷三年三月。册为皇太后。大中元年四月十五日忌。其年八月。上尊諡曰贞献皇太后。 穆宗皇后韦氏。会昌时。追册为皇太后。諡曰宣懿。武宗母也。
敬宗皇后。史闕。文宗皇后。史闕。武宗皇后郑氏。
宣宗皇后晁氏。大中十三年九月。上尊諡曰元昭皇太后。
懿宗皇后王氏。咸通十四年八月。册为惠安太后。文德元年四月。上尊諡曰恭献皇太后。 僖宗皇后。史闕。
昭宗皇后何氏。光化元年四月册为皇后。天祐元年册为皇太后。居积善宫。天祐二年十二月。为梁王密遣人所害。
杂录开元四年正月。大理少卿李衢奏。奉进止。令修皇后谱牒事。伏请降明敕。奉敕。宜依。仍令户部量事供其纸笔。贞元二年十二月。有司以皇后在殯。请禁公私声乐。詔曰。大行皇后丧。庶民之间。並已除服。缘情制礼。须使合宜。其太常权停教习。京城及诸府。任举乐音。
三年正月。詔中书门下两省及常参官。各宜撰大行皇后挽歌词三首。其月。詔內外诸亲。设祭於大行皇后。並不假饰花果。已后公私集会。並宜准此。初。皇后母郕国夫人郑氏等。请设祭。可之。自是宗室诸亲。及李晟浑瑊。神策六军大將。皆请设祭。自启攒宫后。日有数祭。至於將迁座乃止。
元和十一年三月。顺宗皇后王氏。崩於南內之咸寧殿。諡曰庄宪。初。太常少卿韦纁进諡议。公卿署定。欲告天地宗庙。礼院奏议曰。谨按曾子问。贱不誄贵。幼不誄长。礼也。古者天子称天以誄之。皇后之諡。则读於庙。江都集礼引白虎通曰。皇后何所諡之。諡之於庙。又曰。皇后无外事。无为于郊。传曰。故虽天子。必有尊也。准礼。贱不得誄贵。子不得爵母。所以必諡於庙者。諡宜受成於宗庙。故天子諡成于郊。皇后諡成于庙。今请准礼。集百官连署諡状讫。读於太庙。然后上諡于两仪殿。既符故事。允合礼经。从之。其年四月。西川节度使李仪简。遣使往南詔告皇太后哀。凡天子之丧。嗣天子以卿大夫告於四夷。太后皇后之丧。则方镇告之。故事也。时以太后崩。不听政。欲准故事。冢宰以总百官。宰相礼仪使裴度献议曰。冢宰是殷周六官之首。既掌邦礼。实统百司。故王者谅阴。百官权听之制。后代设官。既无此号。不可虚设。且国朝故事。或置或否。古今异制。不必因循。其诸司公事。望请中书门下处分。从之。其年七月。礼仪使奏。自秦汉以来。天子之后称皇后。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加太字者。所以加尊称也。国朝典礼。皆称旧制。开元六年正月。太常奏。昭成皇太后諡号。已牒礼部。礼部以太字非之。太常报曰。入庙称后。义係於夫。在朝称太后。义係於子。並载在史策。垂之不朽。今百司文牒及奏状。参详典故。恐不合除太字。如諡册入陵。神主入庙。即当去之。奏可。十五年五月。庄宪皇太后弟故左金吾卫大將军王用妻胡氏进状云。请用姑庄宪皇太后荫。补千牛。申中书门下。称准格无条。伏见贞元中。沈翬用姑睿真皇太后荫。元和中妾弟二男浩。亦用皇太后荫。伏乞天恩允妾所奏。可之。仍入格令。
天祐元年九月。册昭宗皇后何氏为皇太后。中书门下奏请太后宫请以积善为名。从之。
內职旧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以备周礼六宫之数。其外又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分掌宫中服御药膳之事。宫正纠愆失。彤史纪功书过。龙朔二年。改易官名。置赞德二人。正一品。以代夫人。宣仪四人。正二品。以代九嬪。承闺五人。正四品。以代美人。承旨五人。正五品。以代才人。卫僊六人。正六品。以代宝林。供奉八人。正七品。以代御女。侍櫛二十人。正八品。以代采女。又置侍巾三十人。正九品。咸亨二年。復旧。高祖太宗黜隋之乱政。未下车而大放宫女。正位配尊。惟其旧德。宫閫之职。备员而已。所谓刑于內以正乎外。及高宗永徽之后。政出宫中。公卿大夫。罔不惮服。其取威也多。山陵未毕。而冢嗣再废。遂闕翦王室。改立宗社。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及中宗追王韦氏。崇宠三思。使以先朝故事尊诱之。於是庆云之瑞。宣於朝廷。桑女之歌。布於天下。防闲之道大坏。乱逆之谋\预召矣。卒以祸败。为后王诫。元宗即位。大加惩革。內外有別。家道正矣。
懿宗淑妃郭氏。生同昌公主。帝在藩邸。常经重疾。妃侍医药。见黄龙出入臥內。既间。妃以异告。帝曰。慎勿言之。贵必不相忘。婕妤崔氏。王氏。此条原本有闕。
杂录贞观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尚书八座议曰。谨按王者正位。作为人极。朝有公卿之列。室有嬪御之序。內政修而家理。外教和而国安。爰自周代。洎乎汉室。名号损益。时或不同。然皆寤寐贤才。博採淑令。非唯德洽宫壼。抑亦庆流邦国。近代以降。情溺私宠。掖庭之选。有乖故实。或微贱之族。礼训蔑闻。或刑戮之家。怨愤充积。而滥吹名级。入侍宫闈。即事而言。窃未为得。臣等伏请。今日以后。后宫及东宫內职员有闕者。皆选有才行充之。若內无其人。则旁求於外。采择良家。以礼聘纳。
永徽六年十月。武后未立。上特号为宸妃。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奏言。帝王嬪妃。自有恒数。今若別立妃号。臣等窃以为不可。乃止。 贞元六年七月九日。太常卿崔纵奏。谨按司封令及六典。王母为太妃。高祖宇文昭仪生韩王元嘉。后为韩国太妃。太宗燕妃生越王贞。后为越国太妃。今诸王母未有封号。请遵典故。其月。吏部郎中柳冕署状。称歷代故事及六典。无公主母称号。臣谨约文比义。公主母既因公主而贵。伏请降於王母一等。命为太仪。各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旨依。
元和四年。德宗皇帝妃韦氏卒。废朝三日。妃祖濯。尚中宗女定安公主。官至卫尉少卿。父会昌中为义王駙马。妃少入宫。性敏顺。善於承奉。德宗重之。遂册为妃。六宫服其德。崇陵復土毕。於园寢终三年之制。至是卒。
尚宫宋氏葬。奉敕令所司供卤簿。准故事。只合给仪仗。詔以鼓吹赐之。宋氏姊妹五人。皆有文学。贞元中。泽潞节度使李抱真。贡至闕下。德宗召入宫试。兼问经史文义。深加赏叹。自后皇太子及诸王公主等。多从受学。姊妹中。尚宫尤通达人事。自宪宗穆宗。呼为先生。其名实根本。具在宪宗实录。宝歷元年。赠梁国夫人。其年七月。敕殿中。上奉御郭环曾祖故陈州刺史崇。可封工部尚书。曾祖母唐氏。可赠晋昌郡夫人。祖母李氏。可赠陇西郡夫人。父右威卫將军义。可赠礼部尚书。以环妹才人有宠故也。未为妃后。一旦褒赠。荣及祖禰。前例无之。
天祐二年九月六日。內出宣旨。乳母杨氏可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可封郡夫人。第二乳母先帝已封郡夫人。可准杨氏例改封。中书奏议。言乳母古无封夫人赐內职之例。近代因循。殊乖典故。昔汉顺帝以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圣为野王君。当时朝议。犹或非之。惟中宗封乳母于氏为平恩郡夫人。尚食高氏为蓨国夫人。今国祚中兴。礼仪革旧。臣等商量。杨氏望赐号安圣君。王氏福圣君。第二王氏康圣君。从之。
其年十二月。敕宫嬪女职。本备內任。近年以来。稍失礼仪。今后每遇延英坐朝日。只令小黄门祇候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內。
出宫人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詔王者內职。取象天官。上备列宿之序。下供埽除之役。肇自古昔。具有节文。末代奢淫。搜算无度。朕顾省宫掖。其数实多。悯兹深闭。久离亲族。一时减省。各从娶聘。自是中宫前后所出。计三千余人。贞观二年春三月。中书舍人李百药上封事曰。自陛下受命已来。詔示天下。薄赋轻徭。恤刑慎狱。躬行节俭。减损服御。虽尧舜德音。无以过此。然阴气郁积。亦恐是旱之咎征。往年虽出宫人。未为尽善。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內。无用宫人。动有数万。衣食之费。固自倍多。幽闭之冤。足感和气。亢阳为害。亦或由兹。至七月三日。上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已。此皆竭人财力。朕所弗取。且洒埽之余。更何所用。今將出之。任求伉儷。非独以省费息人。亦各得遂其性。於是命尚书左丞戴冑。给事中杜正伦等。於掖庭宫西门简出之。开元二年八月十日詔曰。古者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备內职焉。朕恭膺大宝。颇修旧号。而六宫旷位。未副於周礼。八月算人。不行於汉法。至於姜后进諫。永巷脱簪。袁盎有言。上林引席。此则朕之所慕。未曾忘也。顷者。人颇喧譁。闻於道路。以为朕求声色。选备掖庭。岂余志之未孚。何斯言之妄作。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妃嬪已下。朕当拣择。使还其家。宜令所司將车牛。今月十二日。赴崇明门待进止。
大歷十四年五月。出宫人百余人。
贞元二十一年三月。出后宫人三百人。其月。又出后宫及教坊女妓六百人。听其亲戚迎於九僊门。百姓莫不叫呼大喜。
元和八年六月。出宫人二百车。任其嫁配。十年十二月。出宫人七十二人。
长庆四年二月。敕先在掖庭宫人。及逆人家口。并配內园者。並放出外。任其所適。其月敕文。宫中老年及残疾不任使役。并有父母者。並委所司。选择放出。
宝歷二年十二月。敕在內宫女。宜放三千人。愿嫁及归近亲。並从所便。不须寻问。
开成三年二月。文宗以旱出宫人刘好奴等五百余人。送两街寺观。任归亲戚。翌日。因紫宸对。宰相李曰。陛下放宫女数多。德迈千古。汉制八月算人。晋武平吴。亦多採择。仲尼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宰相郑覃曰。昔晋武以採择之失。中原化为左衽。千古可为殷鉴矣。
光皇帝皇后贾氏。諡光懿。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諡。
景皇帝皇后梁氏。諡景烈。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諡。 元皇帝皇后独孤氏。諡元贞。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諡。
高祖皇后竇氏。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諡穆皇后。贞观九年五月九日。追尊太穆神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太穆顺圣皇后。
太宗皇后长孙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为皇后。贞观十年五月二十六日。崩于立政殿。年三十六。諡曰文德皇后。咸亨五年八月。追諡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加尊文德顺圣皇后。 高宗皇后王氏。永徽元年正月。立为皇后。六年十月十二日。废为庶人。
天后武氏。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太宗崩。隨嬪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乃召入宫。潜令长发。欲以间良娣之宠。既入宫。宠待踰於良娣。立为昭仪。良娣王皇后协心谋\之。递相譖毁。上终不纳。俄诬王皇后与母柳氏求厌胜之术。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上从容言王氏无子。以风长孙无忌。无忌竟不顺旨。永徽五年。中书舍人李义府。上表请废王皇后。立昭仪。以厌眾庶之心。上悦。谓李勣曰。立昭仪之事。褚遂良固执不从。遂良既是顾命大臣。事不可。当止也。勣遂密奏曰。此是陛下家事。何须更问外人。许敬宗又言於朝曰。田舍翁积得十斛麦。尚欲换却旧老妇。况天子富有四海。立一皇后。有何不可。关诸人何事。妄生异议。上意乃定。遂立为皇后。显庆五年十月已后。上苦风眩。表奏时令皇后详决。自此参预朝政。几三十年。当时畏威。称为二圣。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称天后。宏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十二月。皇太子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摄政。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即位。改国号称周。赐帝姓武氏。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传位於中宗。二十六日。徙居上阳宫。二十七日。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六日。崩於洛阳仙居殿。年八十一。諡曰大圣则天皇后。国子司业崔融为哀册文。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祔葬干陵。唐隆元年七月七日。依旧为天后。景云元年十月十八日。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六月十七日。又改为天后圣帝。八月五日。改为圣后。开元四年十二月。改为则天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则天顺圣皇后。年号二十。嗣圣二年二月七日。改为文明。文明元年九月五日。改为光宅。光宅二年正月一日。改为垂拱。垂拱五年正月一日。改为永昌。永昌五年十一月一日。改为载初。载初元年九月九日称周。改为天授。天授三年四月四日。改为如意。如意元年九月九日。改为长寿。长寿三年五月十日。改为延载。延载二年三月一日。改为证圣。证圣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改为天册万岁。天册万岁二年腊月。改为万岁登封。万岁登封元年四月一日。改为万岁通天。万岁通天二年九月九日。改为神功。神功二年正月一日。改为圣歷。圣歷三年五月五日。改为久视。久视二年正月五日。改为大足。大足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改为长安。长安五年正月一日。改为神龙。
宰相七十八人。刘仁轨。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暉。岑长倩。郭待举。魏元同。刘齐贤。韦宏敏。桓彦范。王德真。刘褘之。武承嗣。騫味道。崔。李景諶。韦方质。沈君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寧。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辅元。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综。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璿。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什方。杨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孙元亨。李道广。王方庆。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頊。李嶠。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唐休璟。韦嗣立。崔元暐。张柬之。房融。韦承庆。 中宗皇后赵氏。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和思皇后。皇后初为英王妃。母常乐公主得罪。妃坐废。幽死於內侍省。中宗崩。將葬於定陵。莫知瘞所。將行招魂附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曰。招魂葬礼非古。不可备棺槨置轀輬。宜据汉书郊祀志。葬黄帝衣冠于桥山。遂以皇后褘衣。于陵所寢宫招魂。置衣魂轝。以太牢告祭。迁衣於寢宫御榻之右。覆以夷衾焉。 皇后韦氏。神龙元年二月十二日。立为皇后。十一月二日。尊为顺天皇后。三年八月十五日。加顺天翊圣皇后。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降为庶人。初。神龙元年十二月。侍中桓彦范上表曰。昔孔子论诗。关雎为始。言后妃者。人伦之本。理乱之端也。故英皇降而虞道兴。任姒归而周宗盛。桀奔南巢。祸阶妹喜。鲁桓灭国。惑以齐媛。伏见陛下每临朝听政。皇后必施帷幔。坐於殿上。得闻政事。臣歷选列辟。详求往代。帝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莫不破国亡身。倾輈继路。且以阴乘阳。违天也。以妇凌夫。违人也。违天不祥。违人不义。由是古人譬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易曰。?攸遂。在中馈。言妇人不得预於国政也。伏愿鉴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为念。宜令皇后无往正殿。干及外朝。专在中宫。聿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维新。
睿宗皇后刘氏。唐隆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赠皇后。景云元年二月二十三日。追諡肃明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肃明顺圣皇后。
皇后竇氏。唐隆元年赠皇后。景云二年。追諡昭成皇后。天宝八载。追尊昭成顺圣皇后。赠諡日月。並与肃明皇后同。
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先天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废为庶人。
皇后杨氏。至德二年六月二十四日。追尊皇后。諡曰元献。立庙於太庙之西。四时荐享。皆准太庙一室之仪。至宝应二年四月。迁神主于太庙。祔元宗室。
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攸止卒后。后尚幼。隨例入宫。及王皇后废。赐号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薨。年四十。赠皇后。諡曰贞顺。仍立庙於京师昊天观之角。干元之后。享祀仍停。初。十四年四月。侍御吏潘好礼。闻上欲以惠妃为皇后。进疏諫曰。臣尝闻礼记曰。父母之讎。不共戴天。公羊传曰。子不復父讎。不子也。昔齐襄公復九世之讎。丁兰报木母之恩。春秋美其义。汉史称其孝。陛下既不以齐襄为法。丁兰为戒。岂得欲以武氏为国母。当何以见天下之人乎。不亦取笑於天下乎。非止亏损礼经。实恐污辱名教。又惠妃再从叔三思。从父延秀等。並干乱朝纲。递窥神器。豺狼同穴。梟獍同林。至如恶木垂阴。志士不息。盗泉飞液。正夫莫饮。良有旨哉。且匹夫匹妇。欲结夫妻者。尚相拣择。况陛下是累圣之贵。天子之尊乎。伏愿陛下详察古今。鉴戒成败。慎择华族之女。必在礼义之家。称神祇之心。允亿兆之望。为国大计。其在於兹。且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櫛者也。不当参立之。故春秋书宋人夏父之会。无以妾为夫人。齐桓公誓命於葵邱。亦曰无以妾为妻。此则夫子恐开窥竞之端。深明嫡庶之別。又汉成帝欲立赵氏为皇后。刘辅极言。汉桓帝欲立薄氏于中宫。李云切諫。又见人间盛言。尚书左丞相张说。自被停知政事之后。每諂附惠妃。诱荡上心。欲取立后之功。更图入相之计。伏愿杜之于將渐。不可悔之于已成。且太子本非惠妃所生。惠妃復自有子。若惠妃一登宸极。则储位实恐不安。皇太子既守器承祧。为万国之主本。何可轻易。輒有摇动。古人所以见其渐者。良以是也。昔汉高祖以戚夫人之故。將易太子之位。时有商山四皓。虽不食汉庭之禄。尚能辅翼太子。况臣愚昧。职参宪府。慷慨关心。感激怀愤。陛下留神省察。 苏冕驳曰。此表非潘好礼所作。且好礼先天元年为侍御史。开元十二年为温州刺史。致仕。表是十四年献。而云职参宪府。若题年恐错。即武惠妃先天元年始年十四。王皇后有宠未衰。张说又未为右丞相。竟未知此表是谁献之。
肃宗皇后吴氏。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追尊皇后。諡曰章敬。 皇后张氏。至德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良娣张氏册为淑妃。干元元年三月六日。立为皇后。宝应元年。有罪幽死別所。
代宗皇后独孤氏。大歷十年。追尊曰贞懿皇后。十月十六日忌。皇后沈氏。开元末。选入宫。天宝末。以胡寇犯闕。元宗西狩弃妃。故为贼\所得。拘于东都之掖庭。代宗收东都。见之。留宫中。及史思明再犯河洛。遂失所在。十余年求之不得。至德宗即位。建中元年八月。追尊为皇太后。遂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为副。昇平公主宜备起居。候知行在。即严扈法驾奉迎。至二年二月。群臣以皇太后问至。称贺。既而谬焉。四方诈称太后者数四。至贞元元年九月。礼仪使奏太皇太后沈氏。厌代登真。於今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惟深。哀思罔极。建中初。已发明詔。舟车所至。靡不周遍。岁月滋深。迎访理绝。谨按晋庾蔚之议云。寻求三年之外。又俟中寿而服之。今参详礼经。博稽故事。伏请以大行皇帝启攒宫日。百官举哀於肃章门內之正殿。先令有司造褘衣一副。发哀日。令內官以褘衣置於幄座。自后令宫人朝夕上食。先告元陵。次告宗庙。上太皇太后諡册。次造神主。择日祔代宗庙。其褘衣。备法驾奉迁於元陵祠殿。置于代宗皇帝袞衣之右。便以今年十一月二日发哀为忌。追册曰睿真皇后。从之。
德宗皇后王氏。贞元二年十一月。册为皇后。其月二十一日忌。三年正月。上尊諡曰昭德皇后。其諡册文初令兵部侍郎李紓撰。上以紓谓皇后为大行皇后。非也。詔学士吴通元为之。通元又云咨后王氏。亦非也。按贞观中岑文本撰文德皇后諡册文曰。皇后长孙氏。斯得之矣。其年二月。皇后发引。梓宫进辞太庙於永安门。升轀輬车於安福门。从阴阳之吉也。三月。以皇后庙乐章九首付有司。令议庙舞之号。礼官请号坤元之舞。从之。其乐章初令宰臣张延赏柳浑等撰。及进。留中不下。又命翰林学士吴通元为之。时上务简约。不立庙。令於陵所祠殿奉安神主。三年正月十八日。太常博士李吉甫奏曰。准国朝故事。昭成皇后。肃明皇后。元献皇后。並置別庙。若於大行皇帝陵所祠殿奉安神主。礼经典故。检討无文。伏以元献皇后。庙在太社之西。今请修葺。以为大行皇后別庙。敕旨。宜依。仍付所司。至三年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待詔杨季炎等奏。奉进止。宜於两仪殿虞祭毕。择日祔庙。准经勘择。用三月十八日一时。两仪灵座。便请除之。詔下太常。详求典故。太常卿董晋。与博士李吉甫张荐等奏曰。伏惟古礼。合用今年七月卒哭祔庙。国朝故事。高祖六月而葬。睿宗十月而葬。並葬讫便卒哭。祔庙。圣朝典故。伏请遵仍。令所司於今月十八日已前择卒哭位。哭讫。以十八日祔庙。制曰。可。
顺宗皇后王氏。贞元元年八月。册为太上皇后。元和元年五月。册为皇太后。十一年三月四日忌。宪宗皇后郭氏。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册为皇太后。大中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忌。其年七月。上尊諡曰懿安皇太后。
皇后郑氏。会昌六年四月。上尊号曰皇太后。大中元年。上尊号曰孝明皇太后。 穆宗皇后王氏。长庆四年二月。册为皇太后。会昌四年正月十二日忌。五年四月。上尊諡曰恭僖皇太后。皇后萧氏。宝歷三年三月。册为皇太后。大中元年四月十五日忌。其年八月。上尊諡曰贞献皇太后。 穆宗皇后韦氏。会昌时。追册为皇太后。諡曰宣懿。武宗母也。
敬宗皇后。史闕。文宗皇后。史闕。武宗皇后郑氏。
宣宗皇后晁氏。大中十三年九月。上尊諡曰元昭皇太后。
懿宗皇后王氏。咸通十四年八月。册为惠安太后。文德元年四月。上尊諡曰恭献皇太后。 僖宗皇后。史闕。
昭宗皇后何氏。光化元年四月册为皇后。天祐元年册为皇太后。居积善宫。天祐二年十二月。为梁王密遣人所害。
杂录开元四年正月。大理少卿李衢奏。奉进止。令修皇后谱牒事。伏请降明敕。奉敕。宜依。仍令户部量事供其纸笔。贞元二年十二月。有司以皇后在殯。请禁公私声乐。詔曰。大行皇后丧。庶民之间。並已除服。缘情制礼。须使合宜。其太常权停教习。京城及诸府。任举乐音。
三年正月。詔中书门下两省及常参官。各宜撰大行皇后挽歌词三首。其月。詔內外诸亲。设祭於大行皇后。並不假饰花果。已后公私集会。並宜准此。初。皇后母郕国夫人郑氏等。请设祭。可之。自是宗室诸亲。及李晟浑瑊。神策六军大將。皆请设祭。自启攒宫后。日有数祭。至於將迁座乃止。
元和十一年三月。顺宗皇后王氏。崩於南內之咸寧殿。諡曰庄宪。初。太常少卿韦纁进諡议。公卿署定。欲告天地宗庙。礼院奏议曰。谨按曾子问。贱不誄贵。幼不誄长。礼也。古者天子称天以誄之。皇后之諡。则读於庙。江都集礼引白虎通曰。皇后何所諡之。諡之於庙。又曰。皇后无外事。无为于郊。传曰。故虽天子。必有尊也。准礼。贱不得誄贵。子不得爵母。所以必諡於庙者。諡宜受成於宗庙。故天子諡成于郊。皇后諡成于庙。今请准礼。集百官连署諡状讫。读於太庙。然后上諡于两仪殿。既符故事。允合礼经。从之。其年四月。西川节度使李仪简。遣使往南詔告皇太后哀。凡天子之丧。嗣天子以卿大夫告於四夷。太后皇后之丧。则方镇告之。故事也。时以太后崩。不听政。欲准故事。冢宰以总百官。宰相礼仪使裴度献议曰。冢宰是殷周六官之首。既掌邦礼。实统百司。故王者谅阴。百官权听之制。后代设官。既无此号。不可虚设。且国朝故事。或置或否。古今异制。不必因循。其诸司公事。望请中书门下处分。从之。其年七月。礼仪使奏。自秦汉以来。天子之后称皇后。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加太字者。所以加尊称也。国朝典礼。皆称旧制。开元六年正月。太常奏。昭成皇太后諡号。已牒礼部。礼部以太字非之。太常报曰。入庙称后。义係於夫。在朝称太后。义係於子。並载在史策。垂之不朽。今百司文牒及奏状。参详典故。恐不合除太字。如諡册入陵。神主入庙。即当去之。奏可。十五年五月。庄宪皇太后弟故左金吾卫大將军王用妻胡氏进状云。请用姑庄宪皇太后荫。补千牛。申中书门下。称准格无条。伏见贞元中。沈翬用姑睿真皇太后荫。元和中妾弟二男浩。亦用皇太后荫。伏乞天恩允妾所奏。可之。仍入格令。
天祐元年九月。册昭宗皇后何氏为皇太后。中书门下奏请太后宫请以积善为名。从之。
內职旧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以备周礼六宫之数。其外又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分掌宫中服御药膳之事。宫正纠愆失。彤史纪功书过。龙朔二年。改易官名。置赞德二人。正一品。以代夫人。宣仪四人。正二品。以代九嬪。承闺五人。正四品。以代美人。承旨五人。正五品。以代才人。卫僊六人。正六品。以代宝林。供奉八人。正七品。以代御女。侍櫛二十人。正八品。以代采女。又置侍巾三十人。正九品。咸亨二年。復旧。高祖太宗黜隋之乱政。未下车而大放宫女。正位配尊。惟其旧德。宫閫之职。备员而已。所谓刑于內以正乎外。及高宗永徽之后。政出宫中。公卿大夫。罔不惮服。其取威也多。山陵未毕。而冢嗣再废。遂闕翦王室。改立宗社。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及中宗追王韦氏。崇宠三思。使以先朝故事尊诱之。於是庆云之瑞。宣於朝廷。桑女之歌。布於天下。防闲之道大坏。乱逆之谋\预召矣。卒以祸败。为后王诫。元宗即位。大加惩革。內外有別。家道正矣。
懿宗淑妃郭氏。生同昌公主。帝在藩邸。常经重疾。妃侍医药。见黄龙出入臥內。既间。妃以异告。帝曰。慎勿言之。贵必不相忘。婕妤崔氏。王氏。此条原本有闕。
杂录贞观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尚书八座议曰。谨按王者正位。作为人极。朝有公卿之列。室有嬪御之序。內政修而家理。外教和而国安。爰自周代。洎乎汉室。名号损益。时或不同。然皆寤寐贤才。博採淑令。非唯德洽宫壼。抑亦庆流邦国。近代以降。情溺私宠。掖庭之选。有乖故实。或微贱之族。礼训蔑闻。或刑戮之家。怨愤充积。而滥吹名级。入侍宫闈。即事而言。窃未为得。臣等伏请。今日以后。后宫及东宫內职员有闕者。皆选有才行充之。若內无其人。则旁求於外。采择良家。以礼聘纳。
永徽六年十月。武后未立。上特号为宸妃。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奏言。帝王嬪妃。自有恒数。今若別立妃号。臣等窃以为不可。乃止。 贞元六年七月九日。太常卿崔纵奏。谨按司封令及六典。王母为太妃。高祖宇文昭仪生韩王元嘉。后为韩国太妃。太宗燕妃生越王贞。后为越国太妃。今诸王母未有封号。请遵典故。其月。吏部郎中柳冕署状。称歷代故事及六典。无公主母称号。臣谨约文比义。公主母既因公主而贵。伏请降於王母一等。命为太仪。各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旨依。
元和四年。德宗皇帝妃韦氏卒。废朝三日。妃祖濯。尚中宗女定安公主。官至卫尉少卿。父会昌中为义王駙马。妃少入宫。性敏顺。善於承奉。德宗重之。遂册为妃。六宫服其德。崇陵復土毕。於园寢终三年之制。至是卒。
尚宫宋氏葬。奉敕令所司供卤簿。准故事。只合给仪仗。詔以鼓吹赐之。宋氏姊妹五人。皆有文学。贞元中。泽潞节度使李抱真。贡至闕下。德宗召入宫试。兼问经史文义。深加赏叹。自后皇太子及诸王公主等。多从受学。姊妹中。尚宫尤通达人事。自宪宗穆宗。呼为先生。其名实根本。具在宪宗实录。宝歷元年。赠梁国夫人。其年七月。敕殿中。上奉御郭环曾祖故陈州刺史崇。可封工部尚书。曾祖母唐氏。可赠晋昌郡夫人。祖母李氏。可赠陇西郡夫人。父右威卫將军义。可赠礼部尚书。以环妹才人有宠故也。未为妃后。一旦褒赠。荣及祖禰。前例无之。
天祐二年九月六日。內出宣旨。乳母杨氏可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可封郡夫人。第二乳母先帝已封郡夫人。可准杨氏例改封。中书奏议。言乳母古无封夫人赐內职之例。近代因循。殊乖典故。昔汉顺帝以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圣为野王君。当时朝议。犹或非之。惟中宗封乳母于氏为平恩郡夫人。尚食高氏为蓨国夫人。今国祚中兴。礼仪革旧。臣等商量。杨氏望赐号安圣君。王氏福圣君。第二王氏康圣君。从之。
其年十二月。敕宫嬪女职。本备內任。近年以来。稍失礼仪。今后每遇延英坐朝日。只令小黄门祇候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內。
出宫人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詔王者內职。取象天官。上备列宿之序。下供埽除之役。肇自古昔。具有节文。末代奢淫。搜算无度。朕顾省宫掖。其数实多。悯兹深闭。久离亲族。一时减省。各从娶聘。自是中宫前后所出。计三千余人。贞观二年春三月。中书舍人李百药上封事曰。自陛下受命已来。詔示天下。薄赋轻徭。恤刑慎狱。躬行节俭。减损服御。虽尧舜德音。无以过此。然阴气郁积。亦恐是旱之咎征。往年虽出宫人。未为尽善。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內。无用宫人。动有数万。衣食之费。固自倍多。幽闭之冤。足感和气。亢阳为害。亦或由兹。至七月三日。上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已。此皆竭人财力。朕所弗取。且洒埽之余。更何所用。今將出之。任求伉儷。非独以省费息人。亦各得遂其性。於是命尚书左丞戴冑。给事中杜正伦等。於掖庭宫西门简出之。开元二年八月十日詔曰。古者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备內职焉。朕恭膺大宝。颇修旧号。而六宫旷位。未副於周礼。八月算人。不行於汉法。至於姜后进諫。永巷脱簪。袁盎有言。上林引席。此则朕之所慕。未曾忘也。顷者。人颇喧譁。闻於道路。以为朕求声色。选备掖庭。岂余志之未孚。何斯言之妄作。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妃嬪已下。朕当拣择。使还其家。宜令所司將车牛。今月十二日。赴崇明门待进止。
大歷十四年五月。出宫人百余人。
贞元二十一年三月。出后宫人三百人。其月。又出后宫及教坊女妓六百人。听其亲戚迎於九僊门。百姓莫不叫呼大喜。
元和八年六月。出宫人二百车。任其嫁配。十年十二月。出宫人七十二人。
长庆四年二月。敕先在掖庭宫人。及逆人家口。并配內园者。並放出外。任其所適。其月敕文。宫中老年及残疾不任使役。并有父母者。並委所司。选择放出。
宝歷二年十二月。敕在內宫女。宜放三千人。愿嫁及归近亲。並从所便。不须寻问。
开成三年二月。文宗以旱出宫人刘好奴等五百余人。送两街寺观。任归亲戚。翌日。因紫宸对。宰相李曰。陛下放宫女数多。德迈千古。汉制八月算人。晋武平吴。亦多採择。仲尼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宰相郑覃曰。昔晋武以採择之失。中原化为左衽。千古可为殷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