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世范》 世范卷中 处己·受恩必报
作者:袁采
「原文」今人受人恩惠多不记省,而人所急于人,虽微物亦历历在心,古人言:施人勿念,受施勿忘。诚为难事。
「译述」现在的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大多不记在心里,但是如果有恩于别人,即使给了别人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要清清楚楚记在心里。古人说:不要记住你对他人的恩惠,不要忘掉他人对你的恩惠。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很困难的事。 「评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报恩,正如俗语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流传下了许多知恩图报的佳话。
唐朝贞观年问,博州在平县有一个叫马周的人。这位马周自幼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已经年过三十,尚未娶妻。但他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志向远大。只是无人举荐,所以不得进入仕途,他自感怀才不遇,因此每天借酒浇愁,酒后又狂言乱语。博州刺史知他有才学,聘他做了州里一个小学官。但马周仍旧每天狂饮滥醉,屡被刺史责骂,因此他一气之下,脱了官服,决心进京求取功名。
一日马周来到新丰市上,看看天色已晚,便步入一家客店。店主人王公殷勤招待,为马周备上了一桌饭菜,马周要了五斗酒,举杯独酌,旁若无人,只喝了三斗,把其余的酒倒入盆中,作了洗脚水。店主王公见此情景,大为惊奇,心下思量,这人定不是一个平常之辈。马周安歇一夜,次早起来,王公招待他吃过早饭,马周身无财物,便脱下一件狐裘,递与王公当作酒饭钱,王公见他如此慷慨,更兼狐裘价重,再三推辞不受。问马周将欲何往,马周答说欲往长安求取功名。王公便说:“我有个外甥女嫁在长安万寿街卖饼的赵三郎家,你去她那里借住,甚是稳妥。”与马周写了书信,又赠与白银一两,当作路费,马周心内感激,说道:“他日博取功名,决不相忘。” 马周到了长安,找到卖饼的赵家,原来赵三郎三年前便已亡故,只有王公的外甥女儿守寡在家,生得也是面容俊美。马周借住她家,一日三餐,殷勤款待。后来马周认识了中郎将常何,为常何写了二十条治国表章,太宗皇帝见了表章,句句切中事理,便问是谁作的,常何哪敢隐瞒,把马周举荐给皇上,马周向皇帝献出治国平戎之策,皇帝听了大喜,拜他为监察御史。常何与马周作媒,娶了王公的外甥女儿为妻。马周才学深得皇帝赏识,不出三年,就做了吏部尚书。
且说店主王公听说马周显荣发迹,便到长安看他,先到了万寿街,打听到外甥女儿已经嫁人,而且嫁的就是马尚书,王公欢喜异常,即时寻到尚书府,与马周夫妇相见。王公与他夫妇叙了别后旧话,住了月余,马周加意款待,临行,又赠与王公黄金千两,以报他当年之恩。历史上便传下了马周报恩这段佳话。
「译述」现在的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大多不记在心里,但是如果有恩于别人,即使给了别人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要清清楚楚记在心里。古人说:不要记住你对他人的恩惠,不要忘掉他人对你的恩惠。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很困难的事。 「评析」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报恩,正如俗语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流传下了许多知恩图报的佳话。
唐朝贞观年问,博州在平县有一个叫马周的人。这位马周自幼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已经年过三十,尚未娶妻。但他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志向远大。只是无人举荐,所以不得进入仕途,他自感怀才不遇,因此每天借酒浇愁,酒后又狂言乱语。博州刺史知他有才学,聘他做了州里一个小学官。但马周仍旧每天狂饮滥醉,屡被刺史责骂,因此他一气之下,脱了官服,决心进京求取功名。
一日马周来到新丰市上,看看天色已晚,便步入一家客店。店主人王公殷勤招待,为马周备上了一桌饭菜,马周要了五斗酒,举杯独酌,旁若无人,只喝了三斗,把其余的酒倒入盆中,作了洗脚水。店主王公见此情景,大为惊奇,心下思量,这人定不是一个平常之辈。马周安歇一夜,次早起来,王公招待他吃过早饭,马周身无财物,便脱下一件狐裘,递与王公当作酒饭钱,王公见他如此慷慨,更兼狐裘价重,再三推辞不受。问马周将欲何往,马周答说欲往长安求取功名。王公便说:“我有个外甥女嫁在长安万寿街卖饼的赵三郎家,你去她那里借住,甚是稳妥。”与马周写了书信,又赠与白银一两,当作路费,马周心内感激,说道:“他日博取功名,决不相忘。” 马周到了长安,找到卖饼的赵家,原来赵三郎三年前便已亡故,只有王公的外甥女儿守寡在家,生得也是面容俊美。马周借住她家,一日三餐,殷勤款待。后来马周认识了中郎将常何,为常何写了二十条治国表章,太宗皇帝见了表章,句句切中事理,便问是谁作的,常何哪敢隐瞒,把马周举荐给皇上,马周向皇帝献出治国平戎之策,皇帝听了大喜,拜他为监察御史。常何与马周作媒,娶了王公的外甥女儿为妻。马周才学深得皇帝赏识,不出三年,就做了吏部尚书。
且说店主王公听说马周显荣发迹,便到长安看他,先到了万寿街,打听到外甥女儿已经嫁人,而且嫁的就是马尚书,王公欢喜异常,即时寻到尚书府,与马周夫妇相见。王公与他夫妇叙了别后旧话,住了月余,马周加意款待,临行,又赠与王公黄金千两,以报他当年之恩。历史上便传下了马周报恩这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