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所谓“品尝韵味”,就是在反复吟诵、体会中,玩味诗作的情致韵味。例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乱”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写的。诗中提到“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顾”和“出师”,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拜谒武侯祠后写的这首诗,所涉及到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事迹。诗人面对武侯祠旧址,想到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业绩,赞颂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同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胸怀壮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泪满襟”。杜甫所以产生这样的哀情,是因为他当时也遭遇乱世,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想到诸葛亮的结局,而发出怀古之哀叹,实际上不也在叹息自己吗?仔细品味这首诗,可以发现诗的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地指明自己感怀的内容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写景的句子中,一个“自”,一个“空”,既是写实,又体现出自己对如此一个历史人物的墓地,如今却荒凉冷清,无人关怀的感叹。全诗的情调悲凉,这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致的。经过这样的思考,对杜甫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就可以准确把握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然后思考一下,回答后面两个问题,下期我们再做分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大家在课内阅读过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他的遭遇和思想倾向已经有所了解。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辛弃疾重游东吴故地,登上北固楼,回顾“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旧事,怀念当年雄踞一方的孙权,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够重演这段历史,奋起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啊!然而现实却难遂人愿,他只有无限感慨,抱憾终身。诗作表达的就是一种怅惘和郁闷的心情。这首词三问三答,自相呼应,跌宕起伏,层次分明。诗人从大处落笔,视野十分开阔,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词中融经铸史,借古讽今,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
写作特点
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 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艺术特征
1、怀古“点”的相对统一。
既然是怀古诗,诗人的抒怀的情感必须有一个触发点,也就是说,怀古诗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处(件)让诗人产生联想的“点”。
这些“点”既可以是某处遗迹,也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还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
2、怀古形式的相对统一。
从怀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怀古诗都会选择“物是人非”或“物的盛衰变迁”这两种对比的模式。
从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
从物的盛衰变迁的角度看,诗人往往将着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
3、蕴涵的情感趋向的相对统一。
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人世无常。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所谓“品尝韵味”,就是在反复吟诵、体会中,玩味诗作的情致韵味。例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乱”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写的。诗中提到“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顾”和“出师”,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拜谒武侯祠后写的这首诗,所涉及到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事迹。诗人面对武侯祠旧址,想到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业绩,赞颂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同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胸怀壮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泪满襟”。杜甫所以产生这样的哀情,是因为他当时也遭遇乱世,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想到诸葛亮的结局,而发出怀古之哀叹,实际上不也在叹息自己吗?仔细品味这首诗,可以发现诗的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地指明自己感怀的内容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写景的句子中,一个“自”,一个“空”,既是写实,又体现出自己对如此一个历史人物的墓地,如今却荒凉冷清,无人关怀的感叹。全诗的情调悲凉,这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致的。经过这样的思考,对杜甫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就可以准确把握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然后思考一下,回答后面两个问题,下期我们再做分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大家在课内阅读过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他的遭遇和思想倾向已经有所了解。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辛弃疾重游东吴故地,登上北固楼,回顾“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旧事,怀念当年雄踞一方的孙权,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够重演这段历史,奋起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啊!然而现实却难遂人愿,他只有无限感慨,抱憾终身。诗作表达的就是一种怅惘和郁闷的心情。这首词三问三答,自相呼应,跌宕起伏,层次分明。诗人从大处落笔,视野十分开阔,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词中融经铸史,借古讽今,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
写作特点
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 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艺术特征
1、怀古“点”的相对统一。
既然是怀古诗,诗人的抒怀的情感必须有一个触发点,也就是说,怀古诗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处(件)让诗人产生联想的“点”。
这些“点”既可以是某处遗迹,也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还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
2、怀古形式的相对统一。
从怀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怀古诗都会选择“物是人非”或“物的盛衰变迁”这两种对比的模式。
从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
从物的盛衰变迁的角度看,诗人往往将着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
3、蕴涵的情感趋向的相对统一。
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人世无常。
上一篇:古诗歌鉴赏突破五种方法及练习
下一篇: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