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第一首词中“雕阑玉砌应犹在”,有版本为“雕阑玉砌依然在”,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其理由。(3分)
⑵第二首词中作者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⑶两首词的结句都写到“愁”,试分析其异同。(5分)
参考答案:
.⑴(3分)示例一:“应犹”好(1分),“应犹”表示推测,作者想象“雕阑玉砌”的故国之景还在,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表情达意含蓄蕴藉(2分)。
示例二:“依然”好(1分),“依然”表达肯定,作者坚信“雕阑玉砌”故国之景还在,更加突出作者对故国的深切的依念之情,表情达意更为直接(2分)。
评分建议:观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只写观点,不作分析,不得分。
⑵(3分)因花尽日晚、物是人非的感伤——拟想轻舟赏春的庆幸、喜悦——对愁多难载的忧惧。
评分建议:一点1分,未结合内容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
⑶(5分)相同点:①都突出“愁”多;②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分)不同点:(1)“愁”的原因不同:第一首词重在写亡国之愁;第二首词重在写家亡之愁。(1分)
(2)表达效果不同:第一首词的结句运用比喻,把“愁”比作一江春水,突出愁思不断,无穷无尽;第二首词的结句通过想象,写小舟难载许多愁,突出“愁”的深重。(2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第一首词中“雕阑玉砌应犹在”,有版本为“雕阑玉砌依然在”,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其理由。(3分)
⑵第二首词中作者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⑶两首词的结句都写到“愁”,试分析其异同。(5分)
参考答案:
.⑴(3分)示例一:“应犹”好(1分),“应犹”表示推测,作者想象“雕阑玉砌”的故国之景还在,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表情达意含蓄蕴藉(2分)。
示例二:“依然”好(1分),“依然”表达肯定,作者坚信“雕阑玉砌”故国之景还在,更加突出作者对故国的深切的依念之情,表情达意更为直接(2分)。
评分建议:观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只写观点,不作分析,不得分。
⑵(3分)因花尽日晚、物是人非的感伤——拟想轻舟赏春的庆幸、喜悦——对愁多难载的忧惧。
评分建议:一点1分,未结合内容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
⑶(5分)相同点:①都突出“愁”多;②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分)不同点:(1)“愁”的原因不同:第一首词重在写亡国之愁;第二首词重在写家亡之愁。(1分)
(2)表达效果不同:第一首词的结句运用比喻,把“愁”比作一江春水,突出愁思不断,无穷无尽;第二首词的结句通过想象,写小舟难载许多愁,突出“愁”的深重。(2分)
上一篇:白居易《洞中蝙蝠》阅读答案
下一篇:丘逢甲《春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武陵春李清照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