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文掌焉。七年春二月,朝仪成,百官肄习,帝临观之,大悦,遂为定制。十七年,出守辉州。怀孟民马氏、宋氏,诬伏杀人,积岁狱不能决,提刑使者命文谳以论报。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两狱皆释。
二十二年,除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上封事,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太子闻之惧,中台秘其章不发。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 钱粮,而实欲发其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文拘留秘章不与,答即古闻于帝,命宗正薛彻干取其章。文曰:“事急矣!”即白御史大夫曰:“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且答即古乃阿合马余党,赃罪狼籍,宜先发以夺其谋。”大夫遂与丞相相议,即入言状,帝震怒曰:“汝等无罪耶?”丞相进曰:“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此举动摇人心,宜选重臣为之长,庶靖纷扰。”帝怒稍解,可其奏。既而答即古受人金,与其党竟坐奸赃论死,其机实自文发之。
元贞初,拜中台侍御史。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劾江浙行省平章不法者十七事,制遣文往诘之。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成宗命省台大臣杂议,咸曰:“平章勋臣之后,所犯者轻,事宜宥;御史取会军数,法当死。”文抗言:“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廷辩数四,与省台入奏,帝意始悟,平章、御史各杖遣之。其守正不阿类如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台秘其章不发 秘:隐藏
B. 即白御史大夫曰 白:禀告
C. 庶靖纷扰 庶:希望
D. 与其党竟坐奸赃论死 论:判处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尚文“守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①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 ②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
③文拘 留秘章不与 ④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
⑤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 ⑥平章、御史各杖遣之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尚文少有大志,才干突出,早年主持了朝廷礼仪的制定,确定了文武仪仗及各级官员的朝服颜色,很多规则后来成为朝廷定例。
B. 尚文一生为官处处为民着想,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他都敢于革除积弊,在任侍御史时,就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
C. 尚文为人正直,敢说真话,在任御史台都事时,有人想利用一篇奏章打击一批人,尚文看清他们的阴谋,向上级说明事情真相。
D. 尚文在与答即古阿散集团的斗争中,洞察事情的真相,机警灵活,先发制人,表现了一个成熟富有经验官员的警醒与果断。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5分)
(2)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5分)
参考答案
4.C(庶:或许)
5.D(①表现尚文的断案能力;②是行台御史在奏章中的话;⑥是皇帝对平章、御史的处罚;③④⑤都是尚文的言行,都能表现其“守正不阿”这一品性)
6.B( 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的人是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尚文只是负责调查)
7.(1)(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诏、诸、采、损益,句意各1分)
(2)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上是想检举这件事。(收、案、索、发,句意各1分)
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保刘秉忠言于世祖 B.宜先发以夺其谋
共皆出于此乎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 D.因兵卒争诉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尚文“守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文推迹究情,得狱史、狱卒罗织状 ②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
③文拘留秘章不与 ④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
⑤平章罪状明白,不受薄责,无人臣礼,其耳非轻 ⑥平章、御史各杖遣之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4分)
(2) 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4分)
(3) 制遣文往诘之,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4分)
参考答案
11.B(连词,表目的。A介词,对、向/介词,从。C副词,就/副词,表判断,是.;D连词,因为/介词,由,通过。)
12.D (①表现尚文的断案能力;②是行台御史在奏章中的话;⑥是皇帝对平章、御史的处罚。③④⑤都是尚文的言行,都能表现其“守正不阿”这一品性。)
13.(1)(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
(2)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是想检举这件事。
(3)按规章派遭尚文前往调查这件事,调查清楚明白了,他们仍然极力争辩,不服判决,尚文把情况报告皇上。
参考译文:
尚文,字周卿,从小就很聪明,有远大的志向。张文谦任河东宣抚使时,参政王琦推荐他有才,于是他被任命为掌书记。至元六年,开始设立朝延礼仪,太保刘乘忠向(世祖)进言,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凡是文武仪仗,官员衣服颜色差别,都由尚文掌管。七年春二月,朝廷廷礼仪修成,百官讲演练习,皇帝前往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就把它作为一种固定的仪式。十七年,(尚文)出京任辉州大守。怀孟的百姓马氏、宋氏,被诬告招供杀人,多年来案件都不能判定,提刑使者命令尚文审定并上报。尚文推究事情的原委,获得狱吏、狱卒岁织罪名的情况,两件案子都解决了。
二十二年,(尚文)被任命为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上奏章,说皇上年纪大,应该让位给皇太子。太子听说这件事,非常害怕,中台隐藏下这封奏章,没有送上。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是想检举这件事,于是就把御史台的案卷全部封存。尚文留下那封奏章不给,签即古报告给皇帝,皇帝命令宗正韩彻干来取那封奏章。尚文说:“事情很紧急了!”就告诉御史大夫说:“这是想危害大子,陷害大臣,毒害天下百姓,他的计谋奸恶到极点。况且答即古是阿合马的余党,贪赃枉法,行为不检,应该先揭露他来粉碎他的阴谋。”御史大夫与丞相互相商议后,就进宫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震怒,说:“你们就没有罪吗?”丞相上前说:“我们罪无可逃,但答即古等人罪行更重,这种做法动摇人心,应选派重臣处理这件事,或许可以平定纷乱。”皇帝怒意逐渐消解,同意了他的奏议。不久答即古接受别人的贿金,最终与他的党羽因贪赃阴谋罪被判处死刑,这件事的关键实际是从尚文揭发开始。
元贞初年,被任命为中台侍御史。当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弹劾江浙行省平章十七件不合法的事,按规章派遣尚文前往调查这件事,调查清楚明白了,他们仍然极力争辩,不服判决,尚文把情况报告皇上。平章就说御史违规取缔会防镇军的数量。成宗皇帝命令省台大臣讨论,都说:“平章是有功大臣的后代,所犯罪行较轻,应宽恕;御史取缔会军数量,按法当死。”尚文反对说:“平章罪行明明白白,不受责罚,不合人臣之礼,他的罪行也不轻。御史是督查各类事情的官员,因为兵卒争论诉讼,就责令他们的统领按照户籍均摊服役,情理上没有损害法律,即使有罪也很轻。”在朝廷辩论多次,又与省台一起入奏,皇帝才明白其中意义,平章、御史各被杖刑,调离了他们。尚文像这样守正不阿的事很多。
二十二年,除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上封事,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太子闻之惧,中台秘其章不发。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 钱粮,而实欲发其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文拘留秘章不与,答即古闻于帝,命宗正薛彻干取其章。文曰:“事急矣!”即白御史大夫曰:“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且答即古乃阿合马余党,赃罪狼籍,宜先发以夺其谋。”大夫遂与丞相相议,即入言状,帝震怒曰:“汝等无罪耶?”丞相进曰:“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此举动摇人心,宜选重臣为之长,庶靖纷扰。”帝怒稍解,可其奏。既而答即古受人金,与其党竟坐奸赃论死,其机实自文发之。
元贞初,拜中台侍御史。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劾江浙行省平章不法者十七事,制遣文往诘之。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成宗命省台大臣杂议,咸曰:“平章勋臣之后,所犯者轻,事宜宥;御史取会军数,法当死。”文抗言:“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廷辩数四,与省台入奏,帝意始悟,平章、御史各杖遣之。其守正不阿类如此。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尚文“守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①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
③文拘 留秘章不与
⑤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
A. ①②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尚文少有大志,才干突出,早年主持了朝廷礼仪的制定,确定了文武仪仗及各级官员的朝服颜色,很多规则后来成为朝廷定例。
B. 尚文一生为官处处为民着想,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他都敢于革除积弊,在任侍御史时,就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
C. 尚文为人正直,敢说真话,在任御史台都事时,有人想利用一篇奏章打击一批人,尚文看清他们的阴谋,向上级说明事情真相。
D. 尚文在与答即古阿散集团的斗争中,洞察事情的真相,机警灵活,先发制人,表现了一个成熟富有经验官员的警醒与果断。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5分)
(2)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5分)
参考答案
4.C(庶:或许)
5.D(①表现尚文的断案能力;②是行台御史在奏章中的话;⑥是皇帝对平章、御史的处罚;③④⑤都是尚文的言行,都能表现其“守正不阿”这一品性)
6.B( 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的人是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尚文只是负责调查)
7.(1)(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诏、诸、采、损益,句意各1分)
(2)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上是想检举这件事。(收、案、索、发,句意各1分)
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保刘秉忠言于世祖 B.宜先发以夺其谋
共皆出于此乎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 D.因兵卒争诉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尚文“守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文推迹究情,得狱史、狱卒罗织状 ②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
③文拘留秘章不与 ④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
⑤平章罪状明白,不受薄责,无人臣礼,其耳非轻 ⑥平章、御史各杖遣之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4分)
(2) 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4分)
(3) 制遣文往诘之,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4分)
参考答案
11.B(连词,表目的。A介词,对、向/介词,从。C副词,就/副词,表判断,是.;D连词,因为/介词,由,通过。)
12.D (①表现尚文的断案能力;②是行台御史在奏章中的话;⑥是皇帝对平章、御史的处罚。③④⑤都是尚文的言行,都能表现其“守正不阿”这一品性。)
13.(1)(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
(2)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是想检举这件事。
(3)按规章派遭尚文前往调查这件事,调查清楚明白了,他们仍然极力争辩,不服判决,尚文把情况报告皇上。
参考译文:
尚文,字周卿,从小就很聪明,有远大的志向。张文谦任河东宣抚使时,参政王琦推荐他有才,于是他被任命为掌书记。至元六年,开始设立朝延礼仪,太保刘乘忠向(世祖)进言,世祖诏令尚文和各位儒生,让他们选择唐《开元礼》及近代那些在现在可以通用的礼仪,反复考虑,或增或减,凡是文武仪仗,官员衣服颜色差别,都由尚文掌管。七年春二月,朝廷廷礼仪修成,百官讲演练习,皇帝前往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就把它作为一种固定的仪式。十七年,(尚文)出京任辉州大守。怀孟的百姓马氏、宋氏,被诬告招供杀人,多年来案件都不能判定,提刑使者命令尚文审定并上报。尚文推究事情的原委,获得狱吏、狱卒岁织罪名的情况,两件案子都解决了。
二十二年,(尚文)被任命为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上奏章,说皇上年纪大,应该让位给皇太子。太子听说这件事,非常害怕,中台隐藏下这封奏章,没有送上。答即古阿散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请求收集宫内外各衙门的案卷,大规模地检查天下被遗漏的钱粮,可实际是想检举这件事,于是就把御史台的案卷全部封存。尚文留下那封奏章不给,签即古报告给皇帝,皇帝命令宗正韩彻干来取那封奏章。尚文说:“事情很紧急了!”就告诉御史大夫说:“这是想危害大子,陷害大臣,毒害天下百姓,他的计谋奸恶到极点。况且答即古是阿合马的余党,贪赃枉法,行为不检,应该先揭露他来粉碎他的阴谋。”御史大夫与丞相互相商议后,就进宫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震怒,说:“你们就没有罪吗?”丞相上前说:“我们罪无可逃,但答即古等人罪行更重,这种做法动摇人心,应选派重臣处理这件事,或许可以平定纷乱。”皇帝怒意逐渐消解,同意了他的奏议。不久答即古接受别人的贿金,最终与他的党羽因贪赃阴谋罪被判处死刑,这件事的关键实际是从尚文揭发开始。
元贞初年,被任命为中台侍御史。当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弹劾江浙行省平章十七件不合法的事,按规章派遣尚文前往调查这件事,调查清楚明白了,他们仍然极力争辩,不服判决,尚文把情况报告皇上。平章就说御史违规取缔会防镇军的数量。成宗皇帝命令省台大臣讨论,都说:“平章是有功大臣的后代,所犯罪行较轻,应宽恕;御史取缔会军数量,按法当死。”尚文反对说:“平章罪行明明白白,不受责罚,不合人臣之礼,他的罪行也不轻。御史是督查各类事情的官员,因为兵卒争论诉讼,就责令他们的统领按照户籍均摊服役,情理上没有损害法律,即使有罪也很轻。”在朝廷辩论多次,又与省台一起入奏,皇帝才明白其中意义,平章、御史各被杖刑,调离了他们。尚文像这样守正不阿的事很多。
*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文掌焉。七年春二月,朝仪成,百官肄习,帝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