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1]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
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2]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3],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 ②渠魁:首领 。 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顾:回头看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而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7.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 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5分)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5分)

参考答案
4、B(趣,催促。)                                  
5、B(①是说江皋生性聪明;⑤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
6、A(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
7、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参考译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生性敏捷聪慧,不到二十就在乡试中中举。不长时间,成为进士,授官瑞昌令。瑞昌隶属九江,背靠山以湖为衣带,百姓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江公到任的那一天,前任县令因赋税问题被监禁的共有三位,其中一位最终因为受牵累而死掉,他的妻子儿女都没办法回家,江公激昂慷慨地报告上级,自己负责前任任内百姓所拖欠的赋税,让上级将前任县令全部罢免遣还,并让他们的妻子儿女回家。瑞昌县城靠近河流,河岸崩塌,壅塞了旧河道,江公捐出自己的俸禄,倡导大家集资修筑河堤,为了保持河堤的完好与长久,老百姓把河堤称作“江公堤”。当时,闽、楚等地出现警报。瑞昌与楚相邻,奸猾的坏人乘机进行抢劫,官吏们提议派出军队去清剿,江公说:“这些人为饥寒所迫当了强盗,安抚他们很容易。若逼迫他们,他们就会逃往楚地,助长那里的贼寇罢了。”于是命令乡长堡长向群众宣传何为利何为害,督促身体强壮、勇敢的人担任巡察,当时就刺探到作乱的头目并把他杀掉,盗贼于是平息。不久,升迁巩昌太守。当时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百姓疲惫困顿,士兵越发骄横凶悍,有的士兵偷偷出来收刮抢夺,没有人敢呵斥他们。江公巡查部下出行到郊外,看见几个骑兵骑马跑过他坐的车,他呵斥骑兵停下,验问得知他们劫掠的实情,立即将他们绑了送到大帅处,这些士兵被斩首示众,从此士兵纪律严明,没人敢侵犯百姓。过了四年,调任柳州刺史。柳州地方偏僻,民众穿着南蛮服装,民俗犷悍。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军队留镇柳州,军中有很多劫掠来的妇女,妇女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上级官府,收缴了军营指挥官登记所掠东西的本子,赶赴郡府报告此事,一心回家的妇女,估计路程远近,提供路费遣送她们回家,总共有几百人。第二年,柳州军营指挥官帅死了,军饷供应不上,士兵们穿着盔甲在军门闹事,江公急忙出来,跟士兵们约定满一个月就提供军饷,士卒信任江公,渐渐离开。江公随即派人骑快马送信告诉台省赶紧发军饷。军饷按约定时间送到,部队士兵的愤怒这才收敛。粤西的山高峻如削,柳州尤其险峻相连,千万石山分离耸立,山林未经砍伐,有很多巨大的树木。当时皇上正修太和殿,派出使者采木料,将来到柳州,柳州人大为惊恐。不久,使者来到,江公就叫来柳州居民问哪里出产巨木,让他们在前面作向导,江公骑马陪同使者前往看树木。走了几里路,来到绝壁下,只见山石嶙峋,树木高高挺出,但树下对着悬崖沟谷,马不能前进。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作休憩,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露出为难的表情。江公说:“皇上的命令啊,木头如果能够运出去,守臣我会冒死当先。”于是换上短衣,拄着竹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上山,使者勉强跟随他,上到悬崖的一半,没路了,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江公仰望大树,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咋着舌头,大叫赶紧回头,说:“这是没办法获取的。”江公说:“大树都在这里了。那就仰仗您向皇上报告说这大树无法获取的情况吧。”使者于是回去了,上奏皇上,免了在柳州砍树的事,柳州百姓都欢呼,感戴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死于康熙乙未年。江公品性廉洁清明,所以他所到之处都留下好名声和好政绩。他为人孝顺,重友情,心性恬淡,对时事通晓明达,熟悉官员事务。始终保持高洁清白的节操,贤达们都赞叹敬仰他。
*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1]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