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摩的诗词(625首)

241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簾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242 《哭伯兄》 清·钱凤纶

在昔皇天倾,覆卵无完理。
兄不即殉身,感奋良有以。
摩挲双匕首,一夕再三起。
千钧重一发,恐复忧天只。

243 《曹将军》 宋·安如山

将军精悍姿,齿齿碎铁石。
在昔童稚中,但闻饱经术。
纵横骋柔翰,丹雘间金碧。
有司塞明诏,敝邑屈词伯。

244 《玉梁道中杂咏》 宋·罗与之

一别三会峰,转烛阅半纪。
山根石上苔,已没旧屐齿。
摩挲青青松,彼树犹如此。
睠言枕清流,为洗嚣尘耳。

245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246 《罗汉松》 清·曾燠

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
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
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

247 《游沃洲山》 宋·陈东之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
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
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248 《游虎丘岩偶题壁韵叶因分字联句赠林谦之》 宋·陈俊卿

走笔题诗问起居,近来导引复何如。
从教两鬓霜无数,却要三田为有余。
示病想同摩诘病,读书还著子云书。
梅霖十日宜高爽,试共登楼一豁舒。

249 《哭郭若虚》 宋·程时翼

一枝夭矫摩云操,三尺光芒报国心。
易水歌残声杳杳,□□月落夜沉沉。

250 《游金焦二山》 宋·程卓

所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
深恨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
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
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251 《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宋·度正

正家巴山阳,占田才百亩。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饭糗。
四壁固屡空,满屋贮蝌蚪。

252 《春日奉和马景山》 宋·郭昭度

春来无事不芳辰,尊酒流连动涉旬。
三径每从羊仲赏,诸侯谁念马卿贫。
藏名祗许渔樵识,混迹从教鹿豕亲。
老去心情常在埜,摩娑双眼看垂纶。

253 《聚八仙花歌赠江淮肥遁子》 宋·韩似山

春皇自厌花多红,欲得花颜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脸似秋霜色。
乃有雪有供光、星榆献白,斗量银汉琉璃湿。
人间美玉捣作灰,荆山昆山鬼神泣。

254 《崇寿院霜钟双阁》 宋·韩松

吾闻海上多云气,万状千形各殊异。
人间亦有亦等奇,二钟之山盖其类。
高崖凌空上摩云,下有岩隙颇幽邃。
料应自古水泷濯,弹空蜂房悬师鼻。

255 《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宋·胡融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
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
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
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256 《龙树岩》 宋·黄非熊

碧岩孤立啸□峰,高状藤萝十里松。
三面石山横叠嶂,一株松树倒蟠龙。
风雷聒地涛声烈,日月摩空翠景重。
凭仗高僧好珍重,看他雷雨化灵踪。

257 《赠李崇义应童子科长歌》 宋·江湘

通经应童科,诗书尤所长。
生儿有如此,族党真有光。
五车举舌端,观者绕回廊。
崭新露头角,志气何坚刚。

258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金君卿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259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 宋·李长庚

偶寻三迳到阳华,碧玉珍珑真可家。
追想旧游如梦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260 《寿傅宪》 宋·李商叟

籍甚何阳地,江山秀色连。
家声自岩野,帝梦协台躔。
彝鼎功镌勒,衣冠喜接联。
相门当出相,贤父又生贤。

* 关于三摩的诗词 描写三摩的诗词 带有三摩的诗词 包含三摩的古诗词(6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