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面者的诗词(283首)

41 《渊靓亭》 宋·黄伯固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
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
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
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

42 《春日述怀寄汤义仍四十韵》 明·邓渼

汉域春阴尽,苍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风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单车即瘴炎。
投荒虚绣斧,览胜引彤幨。

43 《马上见卖白莲者三首》 宋·陈造

引息度奇暑,风日正交战。
淮乡六月春,嫣然担头见。
香凝素囊拆,湿余清露泫。
丰肤专正色,一忠百佞贱。
祝融乃司花,慰我红尘面。
买归一杯适,得共黄葵荐。

44 《和陶挽歌词三首》 宋·吴芾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45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宋·赵蕃

昔者嘉禾郡,曾容谒长公。
已焉地官宅,还获见今翁。
识面虽先后,陈诗匪异同。
如何一再恸,只向十年中。

46 《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雪亭》 宋·王炎

竹窗环佩声珑玲,开窗不见山眉青。
玉妃翦水堕花片,龟手入袖肤粟生。
紫茵锦幕燎炉炽,不知酒面寒欲冰。
春葱百指酌暖玉,似胜煮茗松风鸣。

47 《次韵鲜于晋伯三月病起二首》 宋·晁公溯

甘雨尚啬风未阑,只今时清舞舜干。
山前四面云欲渰,松上五鬣露已团。
甚憎尘土愿投帻,颇思沧浪去持竿。
何当共作杂黍社,长者进酒少举盘。

48 《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 宋·方回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
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49 《送谦侍者还乡省亲》 宋·释崇岳

有句无句藤倚树,铁壁银山没回互。
三千里外面尊堂,一毫头上全体露。
睦州谩说编蒲屡,新丰卖峭不归去。
今人不比昔时人,出门便是还乡路。

50 《金华圣者赞》 宋·释慧远

御兵戈刀,斧不能斫。
经大劫水,火不能著。
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
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

51 《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 宋·释惟一

入道蹊径无蹊径,日用现行何不省。
和南问讯已乖张,应对宾朋曾不隐。
同盂共饭况三年,话破那知万万千。
今日炷香重觅语,许时聚首成徒然。

52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释祖钦

洗面摸著鼻孔,不知打破漆桶。
园里蓬头道者,全无供养之心,烂却瓜秧瓠种。

53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54 《登泰山记》 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写山写景

55 《张衡传》 两汉·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赞美写人传记

56 《触龙说赵太后》 先秦·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历史故事

57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58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乐府写人愤懑

59 《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初中文言文咏物赞美技艺

60 《愚公移山》 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 关于三面者的诗词 描写三面者的诗词 带有三面者的诗词 包含三面者的古诗词(2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