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古音的诗词(446首)

421 《和李提干携诗相访》 宋·王炎

古来论人物,西蜀名士多。
李侯有酝藉,自爱如随和。
不肯扣朱门,漫刺独我过。
笔端金石鸣,音节如九歌。

422 《辰州》 宋·陶弼

诏条符节古连今,王泽渐濡岂不深。
赋役未行中国法,讴歌犹带远人音。
采金户簇青莎岸,射虎兵围黄叶林。
寄语湖南滩上客,预将忠信待浮沉。

423 《水图诗寿王丞相》 宋·项安世

水于天地间,体物而不倚。
其数为天一,众有之所始。
其辰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为智端,非非而是是。

424 《鼓琴行送许深父同知被诏赴阙》 宋·陈傅良

伯牙非不善鼓琴,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
亦有师旷号精绝,蜚雪白昼为重阴。
吾琴不以与二子,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
后夔安在九嶷远,南风不竞凤鸟瘖。

425 《酬谢皋父见寄》 宋·林景熙

人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
入海寻蓬莱。
鲸鲵掀我舟。
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

426 《十月朔过殿》 宋·孔武仲

平晓清风响北林,大明宫殿肃阴阴。
雕舆来息云天上,黼座遥瞻斗极深。
庭广袍衣自相照,朝回幡盖尚余音。
太平文物多师古,想望汉唐犹视今。

427 《玉渊亭龙潭》 宋·孔武仲

清潭千古照悬崖,崖上飞流动地来。
咫尺语音闻不得,夕阳佳景更徘徊。

428 《约杨至之潘谦之登清水岩不果和潘韵》 宋·陈宓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
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429 《挽熊去非》 宋·陈普

畴昔鳌峰乍盍簪,为予一动伯牙琴。
文明济济英雄集,祭礼洋洋上圣临。
古道违时成握手,狂言骇俗赖知心。
群居离索非今日,宿草萋萋得讣音。

430 《和子融闻琴》 宋·陈文蔚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431 《闻笛叹》 宋·方回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
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
如说生离苦,天涯海角无由回。
又如诉死别,委骨黄壤埋蒿莱。

432 《送胡子游学正》 宋·方回

俗徒纷云云,章甫殊不竞。
不竞何以故,无奈二氏横。
予曰实不然,请各言其行。
开辟古至今,儒道独也正。

433 《义犬行》 宋·方回

君不见周兴西旅贡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
远方不许进异物,閒却三略兼六韬。
又不见王孙昔叹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
保全功臣决无此,花村夜不争雉鸣。

434 《野亭》 宋·郭印

□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
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
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
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435 《送范才元》 宋·李处权

古云七尺驱,不及一尺面。
纷纷阅人久,过眼今乃见。
吾弟外门杰,籍甚东周彦。
澜翻倒三峡,浩博横万卷。

436 《赠宝胜主僧》 宋·李处权

木落山重重,溪长雨霏霏。
云惨伤客容,风饕裂征衣。
我行已千里,恨无羽翰飞。
倒帆近古寺,烟钟深翠微。

437 《戏谢漕食豆粥》 宋·李复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贮泉烹豆粥。
太行苦雾朝塞门,相与持杯煖寒腹。
集仙学士著绣衣,瑞节前驱光照玉。
入境风生三十州,高廪临边溢红粟。

438 《机舂歌》 宋·钱时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439 《航海之宾陀防真歇师兄》 宋·释正觉

至人亲见古观音,化迹今居海上岑。
烟机外分青嶂骨,水天中见白云心。
潮痕拥岸棱棱雪,月魄浮波烂烂金。
根境一如能所断,圆通游践法门深。

440 《送從吉禅者》 宋·释重顯

君不见行路难,亦容易,握草为金不为贵。
难曾平地涌波澜,易复到处列祥瑞。

* 关于上古音的诗词 描写上古音的诗词 带有上古音的诗词 包含上古音的古诗词(4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