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朝衣的诗词(1162首)
941
《古诗》 宋·庞谦孺
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
贫贱亦天然,尤怨徒自伤。
平生曲命薄,守已岂不良。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
942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钱藻
越水浸天云脚乱,越山洗露秋骨巉。
山重水远地万顷,居者暇裕无毁谗。
朝家左顾倚藩扞,提兵开府为立监。
得吾耆老自青琐,命书临遣芝泥缄。
943
《京口怀古二首》 宋·释仲殊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
944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946
《寿母》 宋·怡轩
又见梅妆碧玉枝,弟兄相聚著莱衣。
西方佛庆明朝诞,南极星胜寿日晖。
百岁阿{上弥下女}开九秩,两房孙子戏重闱。
年年得侍高堂醉,对坐天花散漫飞。
947
《清秀山韵》 宋·张自明
甲子循环各一时,又逢青犬护岩扉。
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
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
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
948
《却敌凯歌》 宋·赵万年
吁嗟黠虏何猖狂,引弓百万侵吾疆。
首屠枣阳捣神马,窥伺长江欲苇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厉源漳。
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胁狼驱羊。
950
《晓望》 明·贝翱
鸡鸣双阙曙,山翠渐霏微。
日映金宫上,云依玉殿飞。
万方秋贡入,千骑早朝归。
自笑何为者,缁尘满素衣。
951
《凤凰台》 明·董儒
台上吹箫作凤声,凤凰相应共和鸣。
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
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
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
952
《燕然行》 明·冯琦
石粼粼,草斑斑,边城五月如秋寒。
渺渺平沙几千里,天风吹暗燕然山。
燕然山下临大虏,旁有两人相对语,握手长叹泪如雨。
一人自言出门时,床头妻子牵衣啼。
953
《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 明·皇甫冲
秋风瑟瑟吹旌竿,廷臣护军西出关。
满饮卮酒谢知己,擒戎只在笑谈间。
忆昔胡马辽阳入,长屯短戍无完壁。
烽火夜照蓬莱宫,黎民半死长安陌。
954
《长相思·长相思》 明·机先
长相思,相思长,有美人兮在扶桑。
手攀珊瑚酌霞气,口诵太乙朝东皇。
鲸波摩天不可航,矫首欲渡川无梁。
去时遗我琼瑶章,蛮笺半幅双鸳鸯。
955
《寄李孟和》 明·蓝仁
同学朝冠士,投簪几日归。
里中朱绂少,世上白头稀。
陇黍登新酒,池荷足故衣。
夕阳天际鸟,还向北林飞。
956
《送戴教授北行》 明·李祯
别路三春雨,行舟五两风。
花香随路减,柳色上衣浓。
共是青云客,先成白发翁。
离情如逝水,万折亦朝东。
957
《春夜省内寓直》 明·刘绘
月转周庐映宿光,烟飘汉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黄门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钟报知长乐,户外铃悬是建章。
银浦初飞披南馆,羽林宿卫周庐满。
958
《送驾北征》 明·刘溥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959
《陈桧》 明·马弓
古本凌空百尺过,根盘如石铁为柯。
浓阴不碍金莲座,虚籁犹传玉树歌。
倦客解衣频徙倚,老禅卓锡定摩挲。
云门寺里梁朝柏,身上苔痕想更多。
960
《郭熙关山雪霁图》 明·苏伯衡
昔我北游月在衤昔,兼旬犯雪度雄霸。
千里万里皆瑶琨,高迷丘垤低迷罅。
朔风烈烈尘不惊,中野萧条但桑柘。
仆夫股栗面削瓜,身上破褐才掩髂。
* 关于上朝衣的诗词 描写上朝衣的诗词 带有上朝衣的诗词 包含上朝衣的古诗词(11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