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清台的诗词(1341首)

961 《投庞少尹》 唐·贾岛

闭户息机搔白首,中庭一树有清阴。
年年不改风尘趣,日日转多泉石心。
病起望山台上立,觉来听雨烛前吟。
庞公相识元和岁,眷分依依直至今。

962 《病中书怀呈友人》 唐·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
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
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963 《七夕(一作赵璜诗)》 唐·李郢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烟月掩妆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964 《七夕(一作赵璜诗)》 唐·李郢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烟月掩妆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965 《送徐群宰望江》 唐·邵谒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
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
劝民勤机杼,自然国用并。
但见富贵者,知食不知耕。

966 《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唐·皮日休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冬天写景抒情

967 《褚家林亭》 唐·皮日休

广亭遥对旧娃宫,竹岛萝溪委曲通。
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
萧疏桂影移茶具,狼藉蘋花上钓筒。
争得共君来此住,便披鹤氅对清风。

968 《商山二首》 唐·司空图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仙。
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969 《题宣州开元寺》 唐·张乔

谁家烟径长莓苔,金碧虚栏竹上开。
流水远分山色断,清猿时带角声来。
六朝明月唯诗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达理始应尽惆怅,僧闲应得话天台。

岁月生活凄凉

970 《升平词五首(一作薛能诗)》 唐·曹唐

瑞气绕宫楼,皇居上苑游。
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兼重译,潺湲近八流。
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971 《金陵九日》 唐·唐彦谦

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绿酒莫辞今日醉,黄金难买少年狂。
清歌惊起南飞雁,散作秋声送夕阳。

972 《金陵九日》 唐·唐彦谦

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绿酒莫辞今日醉,黄金难买少年狂。
清歌惊起南飞雁,散作秋声送夕阳。

973 《回銮》 唐·郑谷

妖星沈雨露,和气满京关。
上将忠勋立,明君法驾还。
顺风调雅乐,夹道序群班。
香泛传宣里,尘清指顾间。

974 《锡宴日作》 唐·韩偓

玉衔花马蹋香街,诏遣追欢绮席开。
中使押从天上去,外人知自日边来。
臣心净比漪涟水,圣泽深于潋滟杯。

975 《即席十韵》 唐·吴融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
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
妒蝶长成伴,伤鸾耐得孤。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

976 《绵竹山四十韵》 唐·吴融

绵竹东西隅,千峰势相属。
崚嶒压东巴,连延罗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钻箭簇。
引者蛾眉弯,敛者鸢肩缩。

977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唐·韦庄

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
玉泉山净云初散,金谷树多风正凉。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
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

978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黄滔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979 《回文诗二首》 唐·徐夤

飞书一幅锦文回,恨写深情寄雁来。
机上月残香阁掩,树梢烟澹绿窗开。
霏霏雨罢歌终曲,漠漠云深酒满杯。

980 《渔人》 唐·苏拯

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
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

* 关于上清台的诗词 描写上清台的诗词 带有上清台的诗词 包含上清台的古诗词(13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