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灶的诗词(282首)

21 《楼卧寄滨上人》 明·李元昭

肥遁偏宜林壑幽,梦魂常在阆风游。
白生窗里星河晓,红落阶前木叶秋。
仆懒祇堪操药灶,儿闲时得荐茶瓯。
浮云不薄清虚客,终日相从卧石楼。

22 《夏日湖上》 宋·陆游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23 《上书乞再任冲佑》 宋·陆游

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24 《次韵涧上丈人见寄》 宋·晁说之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
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
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
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25 《罗浮山上过铁桥》 宋·白玉蟾

飞云顶下见罗浮,五色珍禽绕石楼。
行过铁桥猿啸罢,稚川丹灶冷飕飕。

26 《上曾枢密》 宋·毛滂

燕齐日暮客不旭,新丰主人岂相知。
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
会当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须归祭灶。
请见临川太尉公,此语难为俗人道。

27 《隋堤写怀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买符入函谷,归来柴车仍露宿。
似联石室陈图书,敢累山公为题目。
苍梧只觉波浪高,尺泽那知鳞尾秃。
已将倦翮谢风云,便拟閒身寄松竹。

28 《上知府鲍少卿》 宋·魏野

五福三朝客,同年想少存。
立功从太祖,卧里见曾孙。
易进因仁政,难休为帝恩。
权临二陕重,官处九卿尊。

29 《之南丰道上寄介甫》 宋·曾巩

应逮冒烦暑,驱驰山水间。
泥泉沃渴肺,沙风吹汗颜。
疲骖喘沫白,殆仆负肩殷。
仰嗟旱云高,俯爱芳陂潺。

30 《法会堂前蒲萄一架每时日至其上厨人辄报饭具》 宋·郑刚中

灶下斧声成菜糁,阶前日影上蒲萄。
顽僮不用催人饭,每食焉知愧尔曹。

31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宋·李洪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
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
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32 《陈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诗及到龙泉闻余戍地最》 宋·赵蕃

路穷千涧底,人绝万山旁。
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
钦的布衾裂,倍觉夜蔬香。
有底从军乐,题诗日在忙。

33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临溪石台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赵蕃

台高十丈独株松,下有仙人旧履踪。
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数目应龟峰。

34 《上陵》 宋·赵文

上古陵,古陵无可上。
苔雨绣涩,草烟栖怆。
鸱鸮鸣荒林,狐狸穴空圹。
丰碑去梁何处津,堲周作灶谁家炀。
不如东邻一抔土,樵牧侵陵白官府。

35 《湖上被水有感二首》 宋·黎廷瑞

天公亦儿剧,日纵骄龙嬉。
弄翻鬣上瓢,一壑共渺迷。
交交蛙出灶,洋洋榻浮龟。
居者既忧垫,行者复蹈危。
覆舟谁氏妇,灭顶谁人儿。
一戏遂如许,高高那得知。
龙骄未易制,天剧不可为。

36 《访上官道人庵》 宋·赵汝鐩

三十年居此,何尝识酒荤。
柴扉人少到,草径鹿同群。
雨足添新瀑,山深有剩云。
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

37 《答山中侃上人》 宋·林景熙

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
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
有时多解悟,无发得高间。
因笑尘中客,重逢改旧颜。

38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
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

39 《石灶》 宋·孙应时

石灶沧潭上,烹茶定几回。
舟人因记得,俗客未经来。

40 《赠胡天师》 唐·武则天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
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
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乐府命运抒情

* 关于上灶的诗词 描写上灶的诗词 带有上灶的诗词 包含上灶的古诗词(2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