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住的诗词(1097首)

21 《蝶恋花 予将南迈度间赠合曲张氏夫妇》 元·卢挚

前度归田菘下住
野店荒村,抚掌琵琶女。
忽听梨园新乐府,离鸾别鹤清如许。
歌管声残弦解语。
玉*春泉,心手相忘庆。
明日扁舟人欲去,

22 《蝶恋花·青玉一枝红类吐》 宋·王安中

先发看红梅。

青玉一枝红类吐。
粉颊愁寒,浓与胭脂傅。

23 《绕行遇猎》 宋·孙岩

搜山炬火纵横飞,百兽猝起惊且驰。
出明入暗眼光乱,强者或脱弱者悲。
儿郎汹汹山粗匿,杀气随风撼松栎。
宋{左犭右足}韩獹不尽纵,齧索腾陵求赴敌。

24 《潇湘八景画·山市晴岚》 明·朱瞻基

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25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宋·戴复古

田间四五月,此景看来稀。
翼翼青苗上,双双白鸟飞。
茅茨林下住,簑笠雨中归。
拍岸瓜藤水,不须忧岁饥。

26 《次韵杜运使见赠》 宋·戴复古

飘零敢说是诗人,故旧多居要路津。
穷贱交游谁复记,江湖踪迹早成陈。
无心涉世当归隐,有口逢人肯说贫。
家在翠屏山下住,茅庐虽小可容身。

27 《还狱》 宋·文天祥

人情感故物,百年多离忧。
下住三宿,应者犹迟留。
矧兹方丈室,屏居二春秋。
夜眠与昼坐,隤乎安楚囚。

28 《閒居二首》 宋·郑獬

不从山下住,若个似山家。
留地教移竹,开门自扫花。
林疏容鹤卧,溪净怕云遮。
落日杖藜去,塍头看稻牙。

29 《水窠赠王元聘》 宋·姜特立

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
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
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
何如蓬荜人,低头檐下住

30 《次韵李季章监簿泛湖》 宋·楼钥

仙舟共泛沧波去,且向苏公堤下住
西风吹就芙蓉城,青镜闲妆两呈露。
皇家家法崇俭素,宸心但欲乘商辂。
离宫别殿无兴作,天以西湖供一豫。

31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宋·陈著

游了南山山外山,北山下住更幽閒。
消磨永日何妨睡,受用清风不用还。

32 《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 宋·陈著

江云薄薄弄秋晴,小小篮舆款款行。
才近□光山自别,稍迂石险路方清。
峭崖全是古铜色,好鸟略无京样声。
下住家图稳静,近来此处亦多争。

33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 宋·王炎

绿阴啼鸟户庭幽,解带聊为一夕留。
行李未知何日了,转蓬方觉此生浮。
市朝役役兔三窟,今古悠悠貉一丘。
得似黄冠林下住,何须控鹤上瀛洲。

34 《赠南回了丰上人三首》 宋·张嵲

遍参初自浙江回,梵刹金铺始奂开。
袖手却来岩下住,萧然一迳长莓苔。

35 《七十翁五言十首》 宋·方回

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
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
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

36 《题南岩》 宋·释行海

昔年此地属龙门,两壁崖崖禹凿痕。
泉堕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窍狭于村。
萝烟尚瘗仙人骨,矶月应招钓客魂。
下住僧多白首,不闻尘世似桃源。

37 《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诗三百首写山长江地名喜悦

38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 唐·李端

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
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
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
应是田□□,玄成许尔游。

39 《送何兆下第还蜀》 唐·李端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
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
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40 《送陈偃赋得白鸟翔翠微(作赋得白鹤翔翠微送陈偃下第)》 唐·朱湾

不知鸥与鹤,天畔弄晴晖。
背日分明见,临川相映微。
净中云一点,回处雪孤飞。
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归。

* 关于下住的诗词 描写下住的诗词 带有下住的诗词 包含下住的古诗词(10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