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住的诗词(1097首)

101 《寄都下故人示王予安》 宋·陈师道

湖海相忘日自疏,经年不作一行书。
世间惟有韩康伯,肯为渊源住岁余。

102 《相识有遗予以紫石砚者谓是下岩石名日玉斗予》 宋·郑刚中

眼如鸜鹆色如肝,此语传闻谩有年。
李观匣中方念住,范增撞后岂知全。
临池欲试曾亲滴,把墨重看未忍研。
何幸却同郴笔句,贮云含雾到封川。

103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宋·李弥逊

觌面峰峦碧障天,东方精色破昏烟。
草头露下元无雨,衣角风生径欲仙。
行树排霄高展画,孤云挂壑薄披绵。
雨田暂喜损尘虑,不着蒙庵一缕禅。

104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宋·李弥逊

道者南行作胜缘,下穷有际上诸天。
却来踏着铜峰路,可惜虚抛买屐钱。

105 《送纯老往会稽住华严二首》 宋·曹勋

清隐孤标久死心,稽山遽欲扣高深。
休将下渚如华藏,须听潮音作梵音。

106 《灯下读山谷诗》 宋·曹勋

天下无双双井黄,遗编犹作旧时香。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载功名纸半张。
使我诗篇如许好,关人身事亦何尝。
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107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 宋·吴芾

我自归林下,亦复与世疏。
赖有善知识,时能过吾庐。
伴我说道话,我爱读佛书。
师为岩上去,我亦为膏车。

108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 宋·吴芾

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
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
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
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

109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宋·赵蕃

我有嗜睡癖,衾枕长与偕。
晨昏要无失,曷日住君斋

110 《下仙看梅》 宋·叶适

背人远住奚师坞,何意追寻特特来。
更要明年此时节,溪翁相唤不相猜。

111 《下竺》 宋·周文璞

静看唐人刻,相连坐石阴。
鸟啼留客意,果熟住山心。
野水流诗叶,天香袭道林。
云根有桂子,应待月中寻。

112 《游下岩崇封院》 宋·程公许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
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住刻舟痕。

113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宋·阳枋

万雷豗击一江声,本是风从水上行。
断港不妨寻住计,修涂未信阻归程。
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
险阻怪岩行半百,扁舟肯学夜多惊。

114 《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书迅笔题为醉矣行》 宋·方岳

吾醉矣,吾醉矣,醉语虽强难举似。
何年开辟有乾坤,日月左旋如磨螘。

115 《送鉴师住灵洲寺》 宋·李昴英

少年芹泮也儒冠,底事缁袍染异端。
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
钟鸣鱼叩随缘过,棹舞鸥飞取次看。
亭下听经鼋在否,石栏摇影碧波寒。

116 《久住白云呈镇长老》 宋·李昴英

桑下戒三宿,我此尚留恋。
曹溪悟一宿,我复无知见。
镇公房逊客,所须如执券。
园丁蓝供茹,行者时灌砚。

117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 宋·蒲寿宬

一夜春光到竹门,东风拂拂动閒云。
钳鎚粗了人间债,瓶锡暂抛林下群。
烟塔忽惊当户立,霜钟犹记旧山闻。
高谈亹亹天花落,老衲廊头意自欣。

118 《饭石壁下逢僧附船还叫岩寺明石山如平台曰赭》 宋·黎廷瑞

昼饮石壁下,苍苍云树寒。
忽逢一僧来。
欲趁扁舟还。
云住叫岩寺,共看赭亭山。
挥袂忽而起,绝磴跻复攀。
揖我少辍棹,步凉同扣关。
日落南风起,不知流下滩。

119 《啄木儿·自住自住》 元·王哲

自住自住。
离宫受坎户。
自悟自悟。
汞中建铅库。

120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 宋·释智圆

烟波云木映闲扉,养病深栖是所宜。
便欲上生寻内院,却因泉石住多时。

* 关于下住的诗词 描写下住的诗词 带有下住的诗词 包含下住的古诗词(10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