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厢的诗词(66首)

41 《送李睢阳》 唐·王维

〔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
将置酒。
思悲翁。
使君去。

42 《太皇太后阁六首》 宋·苏轼

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
两厢休侍御,应下读书帏。

43 《其二赠写御容妙善师》 宋·苏轼

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
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
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44 《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宋·苏轼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此残烛光。

45 《比得朋旧书多索近诗戏作长句》 宋·陆游

庭下讼诉如堵墙,案上文书海茫茫,酒酸朒冷不得尝,椎床大叫欲发狂。
故人书来索文章,岂知吏责终岁忙。
寒龟但欲事缩藏,病骥敢望重腾骧?日曛稍退凫鹜行,小山丛竹堂东厢。
呼儿深炷铜炉香,楚骚为我祓不祥。

46 《灯笼》 宋·陆游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47 《临河道中》 宋·黄庭坚

村南村北禾黍黄,穿林入坞岐路长。
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
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
屋头扑枣烂盈(左豆右斗),嬉戏欢争挽衣裳。

48 《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十月庭坚和》 宋·黄庭坚

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
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
僧构擅空阔,浮光飞栋甍。
维斗天司南,其下百渎倾。

49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马光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50 《六州》 宋·无名氏

承景运,天子奉明堂。
玉烛应,金飚动,万宝盈箱。
严法驾、天路龙骧。
采仗迎祥。

51 《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 宋·梅尧臣

蒲中古寺壁画古,昼者隋代展子虔。
分明八鬼拔河戏,中建二旗观却前。
东厢四鬼苦用力,索尾拽断一鬼颠。
西厢四鬼来背挽,双手搥下抵以肩。

52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宋·梅尧臣

六花随表拜东厢,庭下遥呼万岁长。
王会图中陈璧马,汉官仪里湿旗常。
因风乱絮沾螭首,似鹄轻毛落井床。
素发垂冠少颜色,众人休笑老为郎。

53 《古庙》 宋·王令

古庙隆隆敞庭扉,风雨剥壁黦柱榱。
我来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风旛旗。
神君庞躯突须眉,视我睨睚坐倨箕。
惕烁观者骇不怡,群鬼後先张福威。

54 《和子山种花》 宋·文同

碾薄{左禾右弋}圆粉色匀,一枝寒艳恼青春。
晓来带雨四厢下,恰似蓬莱见太真。

55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 宋·苏辙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铜鉼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
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56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王珪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忽从沧海宴,遂隔属车尘。
剑落桥山夜,衣留汉庙春。
东厢朝圣子,绝恸见群臣。

57 《呈永叔书事》 宋·王珪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58 《寄献王中丞》 宋·强至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独尊。
纪纲新献府,德业旧王门。
礼乐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训辞含鼓动,气概独飞骞。

59 《王献之洛神赋帖赞》 宋·岳珂

庆云绚彩,河汉萦之。
列星垂天,日月明之。
先民授能,维圣成之。
英英后先,畴其胜之。

60 《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 宋·孔武仲

岳州西祠从古有,控带洞庭湖之口。
前对隐显明灭之湘山,下接渊沦汹涌之长川。
茫茫白沙连绝屿,淡淡古木蟠苍烟。
昭灵王,左安流,

* 关于下厢的诗词 描写下厢的诗词 带有下厢的诗词 包含下厢的古诗词(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