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水道的诗词(1869首)

281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282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唐·白居易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283 《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 唐·白居易

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
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
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
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

284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唐·白居易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
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
深山太濩落,要路多险艰。

285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唐·杜牧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286 《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 唐·许浑

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
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
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
几回策杖终难去,洞口云归不见山。

287 《赠道者》 唐·赵嘏

华盖飘飘绿鬓翁,往来朝谒蕊珠宫。
几年山下阴阳鼎,尽日涧边桃李风。
野迹似云无处著,仙容如水与谁同。
应怜有客外妻子,思在长生一顾中。

288 《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 唐·陆龟蒙

仙客何时下鹤翎,方瞳如水脑华清。
不过传达杨君梦,从许人间小兆听。

289 《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 唐·陆龟蒙

仙客何时下鹤翎,方瞳如水脑华清。
不过传达杨君梦,从许人间小兆听。

290 《吴门晚泊寄句曲道友》 唐·罗隐

采香径在人不留,采香径下停叶舟。
桃花李花斗红白,山鸟水鸟自献酬。
十万梅鋗空寸土,三分孙策竟荒丘。
未知到了关身否,笑杀雷平许远游。

291 《送举子下第东归》 唐·郑谷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292 《武关》 唐·吴融

时来时去若循环,双阖平云谩锁山。
只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
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
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

293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黄滔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294 《林下书怀寄建州李频员外》 唐·曹松

一从诸事懒,海上迹宜沉。
吾道不当路,鄙人甘入林。
云垂方觅鹤,月湿始收琴。
水石南州好,谁陪刻骨吟。

295 《赵宗道归辇下》 唐·胡宿

沿牒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
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
江浦呕哑风送橹,河桥勃窣柳垂堤。
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蹄。

296 《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 唐·灵一

苕水滩行浅,潜州路渐深。
参差远岫色,迢递野人心。
冻涧冰难释,秋山日易阴。
不知天目下,何处是云林。

励志文学观点

297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唐·皎然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298 《宜阳道中作》 唐·齐己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
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
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299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 唐·齐己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
共扫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
须看南山下,无名冢满冈。

300 《宜阳道中作》 唐·齐己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
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
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 关于下水道的诗词 描写下水道的诗词 带有下水道的诗词 包含下水道的古诗词(18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