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裳的诗词(635首)

41 《小饮木樨花下》 宋·郑刚中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
先作寓蕾黄。

42 《与诸友同坐梅下月雾凄清风琴泠然不类人世各》 宋·冯时行

月冷逼疏影,梅孤泛清光。
儿曹窍孤竹,天风韵丝簧。
相将二三子,中夜聊徜徉。
泠泠白雪唱,滟滟碧霞觞。

43 《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黄昏外,衡门紫翠边。
火耕今已老,云卧几何年。
棋敛将残局,篙回兴尽船。
画麟真已矣,骑犊适悠然。

44 《饮荼蘼花下招蔡公庆》 宋·方岳

春工管不了霓裳,风自南来占取香。
一夜谢池晴雪满,无人说与蔡中郎。

45 《江城子 癸丑岁季夏下浣,信步至渔溪潘氏庄》 元·邵亨贞

舟坐绿树间。
适行囊中有松雪翁所书江城子,逸态飞越,不忍释手,因依调口占,以寄清与。
古人云,人生百年间,大要行不耳,卒章以此意为消疏云过雨漏斜阳。
树阴凉。

46 《岁月庭下》 宋·钱时

秋花恰恰到秋中,透顶生香满院风。
浪说霓裳天上曲,全家都在广寒宫。

47 《竹下晓吟》 宋·释文珦

竹下坐晴晓,露气沾裳衣。
楼钟发清响,山月耿余辉。
心静息欲无,渺与万物违。
庄周苦未达,梦作蝴蝶飞。

48 《席上和郑顾道烛下海棠》 宋·王洋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49 《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徹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50 《七月》 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诗经长诗叙事妇女奴隶

51 《东山》 先秦·佚名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诗经抒情思念

52 《斯干》 先秦·佚名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诗经赞美

53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唐·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忧国忧民

54 《舞曲歌辞·白纻歌》 唐·张籍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55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诗三百首乐府赞美女子

56 《苏小小歌/苏小小墓》 唐·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古体怀人

57 《游仙四首》 唐·王绩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58 《巫山高》 唐·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59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唐·李百药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60 《捣衣篇》 唐·刘希夷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 关于下裳的诗词 描写下裳的诗词 带有下裳的诗词 包含下裳的古诗词(6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