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的诗词(2993首)

181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则得佛》 宋·陈藻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182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则得佛》 宋·陈藻

夫子删诗去,流年近二千。
何人悟芣莒,此老独遗筌。
活鲤收入袖,化龙骑上仟。
傍看休发问,无语堪相传。
假令托忠恕,投块答僧禅。
依前提出后,未谁知的然。
给还上手契,各认落江田。

183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则得佛》 宋·陈藻

蚤岁过主融,悟逢陈叔盥。
曾待艾翁来,国风话长短。
忽听诵采蘋,玉川茶八碗。
因入网山门,多舍莆阳馆。

184 《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 宋·陈藻

天涯无伴只思渠,知在杭州有故庐。
闽岭秋空翔一鹗,融江夏日煮双鱼。
合看髫齕登科去,却有髭须落第初。
大学好还元佑体,松峬莫便赋归欤。

185 《予近卜居孤山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 宋·释智圆

虚堂入夏讲残经,不击钟声击鼓声。
唯君问幽趣,纪阳仪式近方成。

186 《松自遣》 宋·释智圆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游,暮在林宿。

187 《余卧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特见》 宋·宋庠

病客卧穷里,衡扉掩残春,隳官道家藏,窜跡农廛民。
朝罗噪饥雀,暮席流芳尘。
尸居怳踰岁,踵息动弥旬。

188 《诏有感》 宋·宋庠

釐席思贤久,公车诏新。
金酬燕市骨,蒲裹汉家轮。
署行乡论秀,观光国有宾。
台招能赋客,关识卖符人。

189 《会稽杨梅雄天其佳者皆出项里相传项羽乡里》 宋·王铚

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
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
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

190 菰城》 明·张羽

迢迢菰城,乃在衡山址。
卜筑自何人,云是楚公子。
连峰负崇墉,重皞抱溪水。
得非蒸土成,讵乃久不圯。

191 《阁观竹笋图》 宋·孔武仲

我家庐山,绿竹常阴阴。
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簪。
别来经岁时,肌肉尘土侵。
欻见此图面,醒然豁烦襟。

192 《照上人去硖内游吴十年而归眉宇炯然无复泸》 宋·晁公溯

几年持钵瞿塘,踏遍东南古道场。
乡里再来人不识,碧瞳白颊带湖光。

193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欲旬仙鲤湖宿约以诗》 宋·陈宓

六年作意观仙鲤,未得清闲自在身。
近日孙归娱膝,拟拚三日奉高人。

194 《以读书破万卷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朱先之桑梓,如我二人者。
赵子于吟诗,一字不妄
虚叟明八十,硉矹老病马。
年龄已衰颓,文字亦苟且。

195 长安堰》 宋·方回

已雪又复雨,天寒行路难。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头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边泥尚可,未若堰头泥。

196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里之歌远》 宋·李复

缲丝宛转听东声,东声忽断心暗惊。
旧机虚张未满幅,新丝更短织不成。

197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里之歌远》 宋·李复

东来健儿身手长,不随伍籍习弓鎗。
何须官廪请租税,白昼衣食出道傍。

198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里之歌远》 宋·李复

短衫窄袖上马轻,空手常喜烟尘行。
论功何须问弓剑,自有主将知姓名。

199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里之歌远》 宋·李复

牛车欲住更催行,官要刻日到新城。
军有严期各努力,秋田无种何须耕。

200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里之歌远》 宋·李复

蕃兵入市争卖田,汉人要田蕃无钱。
有田卖尽走蕃去,却引生羌来寇边。

* 关于下的诗词 描写下的诗词 带有下的诗词 包含下的古诗词(29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