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方作的诗词(981首)

561 《荆州十首》 宋·苏轼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
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
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
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562 《迁居(有引)》 宋·苏轼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
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
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563 《新秋晚酌》 宋·杨万里

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
老夫襄病骨,急令闭东扉。
西扉亦半掩,压风作东吹。
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

564 《答靳生》 宋·贺铸

轩轩陆士龙,卓卓荀鸣鹤。
云间日下逢,此段殊不恶。
方君嗜狂药,而吾穷病缚。
相望不相过,赋诗聊尔谑。

565 《游栖岩寺呈提刑学士毅夫兄》 宋·晁补之

飞楼压城城跨野,黄河逶迤避条华。
城南鸟道拱高岩,入谷车箱不容马。
解鞍初步石苔青,细泉鸣遶竹间亭。
肩舆直上十八折,维以采丝双巨緪。

566 《李公子行》 元·杨维桢

李公子,凤之雏,龙之驹。
面如赤玉盘,服如明月珠。
舌端吞吐五色锦,胸中元有邺侯三万牙签书。
曩执金陵南端之白简,今曳淮吴大府之长裾。

567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宋·楼钥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568 《会稽杨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项里相传项羽乡里》 宋·王铚

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
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
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

569 《杂曲歌辞·长相思》 唐·白居易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570 《游仙四首》 唐·王绩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571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唐·元希声

东南之美,生于会稽。
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有瑶者玉,连城是齐。
有威者凤,非梧不栖。

572 《游茅山五首》 唐·储光羲

十年别乡县,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573 《古意三首》 唐·常建

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
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
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
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

574 《答侯少府》 唐·高适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
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
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

575 《送友人东归(一作方干诗,题云送卢评事东归)》 唐·戴叔伦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576 《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第归浙东)》 唐·戴叔伦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577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唐·李端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578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唐·权德舆

忽惊西江侣,共作南宫郎。
宿昔芝兰室,今兹鸳鹭行。
子猷美风味,左户推公器。
含毫白雪飞,出匣青萍利。

579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唐·韩愈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580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唐·韩愈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 关于东方作的诗词 描写东方作的诗词 带有东方作的诗词 包含东方作的古诗词(9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