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丧亡的诗词(148首)

61 《山坡羊·洛阳怀古》 元·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怀古

6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63 《哀江南赋序》 南北朝·庾信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历史抒情

64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6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66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67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家训道理

6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6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70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71 《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 清·余怀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脚踏海水。
身经战斗少睡眠,功名富贵徒为尔。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汤武良有以。
呜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惨淡无晶光。

72 《谒阙里》 宋·高诩

帝王而下几兴亡,销尽繁华作战场。
惟有东家诗礼在,子孙万古读书堂。
六经不幸火于秦,日月曾何碍片云。
用舍从来关治乱,皇天本不丧斯文。

73 《挽陆君实》 宋·尹应许

古今忠义独斯人,危在须臾见益真。
身不远亡忧丧节,君非同逝虑蒙尘。
平时谁执朝廷柄,末路方知社稷臣。
楚些欲招招不得,沧溟南望浩无津。

74 《歌两淮》 宋·员兴宗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75 《长江问对篇》 宋·章公权

问长江,以汝卫南邦,北人遥想心已降。
方今大势全倚汝,不知汝亦许不许。

76 《却敌凯歌》 宋·赵万年

吁嗟黠虏何猖狂,引弓百万侵吾疆。
首屠枣阳捣神马,窥伺长江欲苇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厉源漳。
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胁狼驱羊。

77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 宋·郑侠

人生足清闲,天下第一福。
惜哉声与利,举世方逐逐。
君子耀轩裳。
小人腴口腹。

78 《破红巾》 元·吴讷

君不见蕲黄儿,纷纷白马张红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带甲,四海澒洞含疮痍。
堆金积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尔为。

79 《感古十四首》 明·陈第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80 《闰三月十日将别王甥与之痛饮醉后作将进酒》 明·皇甫冲

将进酒,解双璧,敝裘羸马长安陌。
长安瓮头香可怜,一饮须当尽一石。
手引六博狂叫呼,当盘一掷得五白。
千古兴亡亦尔尔,眼前得丧何曾惜。

* 关于丧亡的诗词 描写丧亡的诗词 带有丧亡的诗词 包含丧亡的古诗词(1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