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作的诗词(1217首)

681 《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 唐·朱放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682 《送柳郎中(一作柳侍御,一作李侍郎)裴起居》 唐·武元衡

沱江水绿波,喧鸟去乔柯。
南浦别离处,东风兰杜多。
长亭春婉娩,层汉路蹉跎。
会有归朝日,班超奈老何。

683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一作寄上中书李相公)》 唐·武元衡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
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

684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唐·武元衡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685 《清溪路中寄诸公(一作寄韦于二侍御)》 唐·崔备

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
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

686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见寄之什(一作崔曙诗)》 唐·崔备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687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陈希烈诗)》 唐·李正辞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
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
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
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688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许康佐诗)》 唐·张嗣初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
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
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
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
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咏古抒怀怀才不遇愤懑

689 《白云起封中(一作张嗣初诗)》 唐·许康佐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
表圣宁依地,逢时岂待风。
浮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
自叶尧天美,谁言汉日同。
泥金光乍掩,检玉气俄通。
犹愿非烟瑞,亭亭不散空。

690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唐·权德舆

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极,如从洞里见昭回。
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
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

691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之作》 唐·权德舆

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珪。
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

692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一作柳谷汧故居)》 唐·权德舆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693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玩荷花》)》 唐·羊士谔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694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寄裴校书》)》 唐·羊士谔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695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之作》 唐·裴度

翼亮登三命,谟猷本一心。
致斋移秘府,祗事见冲襟。
皓月当延阁,祥风自禁林。
相庭方积玉,王度已如金。
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幽兰与白雪,何处寄庸音。

696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 唐·韩愈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
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
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
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697 《题别业(一作回别业留别郭中诸公)》 唐·欧阳詹

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径中峰见所归。
不信扁舟回在晚,宿云先已到柴扉。

698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征继作》 唐·刘禹锡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
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
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

699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 唐·刘禹锡

谭笑在岩廊,人人尽所长。
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
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700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和兼寄安平》 唐·刘禹锡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
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 关于中作的诗词 描写中作的诗词 带有中作的诗词 包含中作的古诗词(12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