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魔的诗词(215首)

81 《病眼》 宋·俞灏

三分春色二分过,检校花程已下坡。
近日顿然行乐少,今掉分外负春多。
闲身自在宋须禄,俗客相看只是魔。
四百病中偏病眼,禁烟酒禁却如何。

82 《钟馗观鬼閗蟆图》 宋·黄载

谁推酆都扃,逸此魔十二。
相群斗蟆供戏剧,绡墨何从拂其迹。
两雄斗於前,四鬼相视欣欣然。
小蟆对睨摊双膝,筠笼一蟆跳欲出。

83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 唐·段成式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
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84 《风入松·乾坤爻斡气玄黄》 元·王吉昌

乾坤爻斡气玄黄。
摄进退阴阳。
造化数符周火候,动清风、递转天罡。
简易浮沉变态,吐消息,*琼浆。

85 《水龙吟·名高三昧丹青匠》 元·刘志渊

名高三昧丹青匠。
貌出玄元古样。
明金绘素,堂堂殊胜,本来真状。
宝殿严供养。

86 《望江南 以上二首苗善时和吕洞宾词,见纯阳》 元·苗善时

清高士,志道体真仙。
养浩虚中吹玉笛,凝神真乐吸琼笙。
清净莹心天。
离欲海,放倒我人山。
玄素采阴魔畜道,娄公邪术执为玄。
休效损丹

87 《苏幕遮 虎龙交 ,进火功夫犹 危》 元·潜真子

水生金,阴魄绕。
火长青龙,魂向肝中卯。
三七数中无太少。
相从相随,直到泥丸脑。
火频添,功夫妙。
解使长生,颜貌常无老。
能斗邪魔并外道。
教我逍遥,立得神仙号。

88 《挂金索·二更清净》 元·王*

二更清净,心要常虚守。
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
赶退群魔,振地金狮吼。
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89 《峨嵋道人拳歌》 明·唐顺之

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气高,霜薄风微静枯柳。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砂走。

90 《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 宋·陈起

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
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
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
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

91 《偶成》 宋·孔武仲

翦断长翎入网罗,十年光景怨蹉跎。
欲提长剑为游说,且卧空山学揣摩。
砧杵夜寒醒醉梦,风霜秋紧役诗魔。
不须计较当时事,黄卷书中宠辱多。

92 《挽方水云道士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 明·沈周

学仙不成似炊沙,紫府著尔无闲衙。
长生只在唇舌上,六十瞥眼风中花。
江湖漂萍本无蒂,一囊书画东西家。
虚谈火龙配水虎,岂见白蝠如乌鸦。

93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94 《杂述》 宋·林泳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罗浮夜半日,南极海中星。
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
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

95 《七言再咏》 宋·石元规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觉羽毛轻。
松轩怅望情何限,竹槛留连兴愈清。
水草远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细微英。
风来昼榻消残暑,雨过秋蝉送晚声。

96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陇麦青春燕色过,岭云散尽楚天高。
翻思欢喜园中事,八万魔军争奈何。

97 《悟空塔》 宋·释赞宁

浮图萧瑟入虚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
毫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
此地化缘才始尽,更於何处动魔宫。

98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不用安排,切莫造作。
造作安排,无绳自缚。
不安排,不造作,善财弹指登楼阁。
秘魔放下手中叉,普化入市摇铃铎。

99 《赠行医龙杖道人》 宋·孙伯容

忽报求诗有客来,诗魔正此费驱催。
内丹却喜君能炼,青眼何妨我为开。
袖里蛇应传似续,手中龙漫事剸裁。
传玄神物经当合,道合仙陂试验哉。

100 《鬓髭》 宋·赵庚夫

鬓髭渐渐长霜茎,老听山中雀唳声。
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几日更多营。
自参梵夹机心息,专食藜羹胃气清。
检点依然魔障在,草堂钓艇未忘情。

* 关于中魔的诗词 描写中魔的诗词 带有中魔的诗词 包含中魔的古诗词(2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