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和和的诗词(517首)

441 《和乐天示杨琼》 唐·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442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 唐·牛僧孺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
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
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
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443 《和白乐天(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唐·崔玄亮

病馀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
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
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
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

444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唐·裴夷直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销忧凭外物,只将清韵敌春醪。

445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唐·李商隐

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
罥树断丝悲舞席,出云清梵想歌筵。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

446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唐·李商隐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
看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待鹤书。
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
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

抒怀同情友人忧愤

447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448 《梁郊祀乐章·庆和》 唐·张衮

烟燎升,礼容彻。
诚感达,人神悦。
灵贶彰,圣情结。
玉座寂,金炉歇。

449 《清平乐(再和)》 宋·李之仪

当时命友。
曾借邻家酒。
旧曲不知何处奏。
梦断空思纤手。
却应去路非遥。
今朝还有明朝。
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450 《清平乐(次韵叶少蕴和程进道梅花)》 宋·李弥逊

断桥缺月。
点点枝头雪。
画角吹残声未歇。
早是一年春别。
寿阳弄粉成妆。
柔肠结结丁香。
可怕真梅轻妒,游蜂说与何妨。

451 《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陈至上饶之一年,得子甚喜)》 宋·辛弃疾

紫陌长安,看花年少,无限歌舞。
白发怜君,寻芳较晚,卷地惊风雨。
问君知否,鸱夷载酒,不似井瓶身误。
细思量,悲欢梦里,觉来总无寻处。

宋词精选离别惜别友情

452 《永遇乐(甲午走笔和岳大用梅词韵)》 宋·赵师侠

秋满衡皋,淡云笼月,晚来风劲。
一抹残霞,数声过雁,还是黄昏近。
凭高临远,倚楼凝睇,多少断愁幽兴。
听渔村、鸣榔隐隐,别浦暮烟收暝。

453 《清平乐(即席和李参政壁白笑花)》 宋·魏了翁

蓝田玉种。
为我酬清供。
香压冰肌犹怕重。
更倩留仙群捧。
看花美倩偏工。
举花消息方浓。
此笑知谁领解,无言独倚东风。

454 《清平乐(即席和李参政壁白笑花)》 宋·魏了翁

蓝田玉种。
为我酬清供。
香压冰肌犹怕重。
更倩留仙群捧。
看花美倩偏工。
举花消息方浓。
此笑知谁领解,无言独倚东风。

婉约山水音乐

455 《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 宋·赵以夫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
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
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
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

456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 宋·吴潜

去日春山淡翠眉。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
千万绪,两三卮。
送君不忍与君违。
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

457 《永遇乐(再和)》 宋·吴潜

天上人间,这般光景,管无风雨。
绣户珠帘,锦坊花巷,戏队将嫫母。
月扇团圆,星球灿烂,路遍市三街五。
升平事,牙旗铁马,且还旧家藩府。

458 《永遇乐(三和)》 宋·吴潜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千门,六街三闹,绽水晶云母。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春天写花写鸟

459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 宋·李曾伯

少年塞上秋来早,昴街尚余芒曜。
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
几番凤诰。
愧保障何功,恩隆旒藻。

460 《齐天乐(端午和韵)》 宋·刘辰翁

枝头雨是青梅泪。
翻作一江春水。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满庭芳芷。

* 关于乐和和的诗词 描写乐和和的诗词 带有乐和和的诗词 包含乐和和的古诗词(5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