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山的诗词(583首)

41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唐·白居易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42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唐·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43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唐·白居易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44 《九日陪樊尚书龙山宴集》 唐·杨衡

孟嘉从宴地,千乘复登临。
缘危陟高步,凭旷写幽襟。
黄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
云杂组绣色,乐和山水音。
旆摇秋吹急,筵卷夕光沉。
都人瞻骑火,犹知隔寺深。

45 《九日忆砚山旧居》 唐·姚合

帝里闲人少,谁同把酒杯。
砚山篱下菊,今日几枝开。
晓角惊眠起,秋风引病来。
长年归思切,更值雁声催。

组诗民歌爱情生活山川景物风土人情

46 《寄九华山费拾遗》 唐·顾非熊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47 《望九华山》 唐·柴夔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48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

节日重阳节

49 《晴望九华山》 唐·杨鸿

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50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唐·赵嘏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51 《望九华山》 唐·林滋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pI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52 《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 唐·孟迟

我来淮阴城,千江万山无不经。
山青水碧千万丈,奇峰急派何纵横!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
太白有逸韵,

53 《题九华山》 唐·谭铢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54 《望九华山》 唐·卢嗣立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55 《九华山》 唐·郭夔

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56 《九华山谣》 唐·王季文

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57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石窗》 唐·皮日休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
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58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 唐·皮日休

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
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
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

59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唐·皮日休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60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北》 唐·皮日休

云北昼冥冥,空疑背寿星。
犬能谙药气,人解写芝形。
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
焚香住此地,应得入金庭。

* 关于九山的诗词 描写九山的诗词 带有九山的诗词 包含九山的古诗词(5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