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评的诗词(246首)

101 《汕头行 赠广东潮剧院》 现代·老舍

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几十秋。
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
姚黄瑰紫费评章,潮剧春花色色香。
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

102 《白雪·洞天昼永》 宋·米友仁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
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
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
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

103 《赠高竹有外侄》 宋·叶适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
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
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
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

104 《念奴娇·相逢草草》 宋·汪晫

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
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
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
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

105 《重赋暨邑池亭》 宋·赵孟坚

新沐试絺綌,凉生神骨清。
发疏逗风爽,半幅纱巾轻。
逍遥池上亭,绿阴取次行。
清和又重见,时序无留停。

106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107 《自述》 宋·刘奉世

楚国中分后,东南世泽长。
发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
王父声益振,主客尚书郎。
考庙绪丕顕,直鲠在岩廊。

108 《寿主簿》 宋·吴申甫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气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运推来五百岁,岳渎又应一贤生。
相国萧何储大昂,谪仙李白扶长庚。

109 《酬新安仁孝主簿》 宋·员兴宗

汴水奔流天子都,海涵百谷来群儒。
黑笠白袍纷盈衢,清才落笔各有徒。
人人怀矛戈戟殳,文阵未战磨以须。
我方整旅备不虞,坐惊絷微党援孤。

110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宋·赵汝谈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
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
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111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 元·宋元

宝地人来少,柽阴自晚晴。
片云依石润,孤磬出花清。
竹笕分泉细,檀烟上氎轻。
勒铭留水寺,应供宿江城。

112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明·何允泓

能以风流和友声,转于峭独见交情。
即看涕唾千金重,不分头颅片羽轻。
柳市莺花悲侠少,兔园膏火泣书生。
帷堂一哭知多少,谁把深心仔细评。
¤

113 《过玄明宫故址有伤往事六十韵》 明·马汝骥

白日登遥陌,玄明问故宫。
变桑徒霭霭,秀麦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兹阉汉幄中。
腹心推帝主,权位窃奸雄。

114 《滕用亨诸篆体歌》 明·王行

维周大篆成史籀,宣圣传经制蝌蚪。
总因仓颉见鸟迹,象形置书变来久。
李斯小篆类玉箸,钟鼎鱼虫分众手。
碧霄鸾凤漫回翔,沧海蛟螭互蟠纽。

115 《开怀》 明·张含

城内溪园有钓台,青丛花尽蝶还来。
百篇诗律抒孤愤,千卷书签换旧裁。
山客每过评药价,寺钟初发赴僧斋。
松心鹤性清如水,逗雪盘云共老怀。

116 《题林和靖秋深二帖与石田同用坡韵》 明·张渊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
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
想当援笔对梅花,谁用官奴寒把烛。

117 《次韵答刘泾》 宋·苏轼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
异议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118 《发廪》 宋·王安石

先王有经制,颁布上所行。
後世不复古,贫穷主兼并。
非民独如此,为国赖以成。
筑台尊寡妇,入粟至公卿。

119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

120 《次韵莘老》 宋·秦观

妙龄随计日,绀发度关年。
较艺先豪俊,飞声动眇绵。
秘书窥甲乙,密室诣温宣。
已叶半千运。

* 关于书评的诗词 描写书评的诗词 带有书评的诗词 包含书评的古诗词(2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