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堂的诗词(482首)

381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 宋·苏籀

鹊巢流庆嗣如参,鹤发人间仰达尊。
经眼尽知三世事,含饴已看几重孙。
承颜捧诏疏封邑,扇枕温床不倚门。
取数西方无量佛,满堂氛馥贝多翻。

382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 宋·苏籀

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
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
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洩欢。
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383 《佚老堂二首》 宋·王阮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此去自当佚,向来诚独劳。
东湖归践履,南浦荐风骚。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384 《佚老堂二首》 宋·王阮

摆落钓衡地,追寻汗漫期。
马闲无用处,鸥玩不惊时。
人朴山林古,天全日月迟。
可无刘白伴,时献午桥时。

385 《草堂成即事二首》 宋·喻良能

三年留滞江之南,归来故园寝亦甘。
经理草堂唐宝应,耘耡荒径晋陶潜。
寸心自昔似南八,双鬓只今如谢三。
手栽杨柳既合抱,木尚如此人何堪。

386 《草堂成即事二首》 宋·喻良能

燕雀桑麻五亩匀,香炉峰下磬湖滨。
青衫不碍两居士,白发真成六老人。
子美浣花元不恶,渊明栗里总宜贫。
作诗饮酒真吾事,回首江湖懒问津。

387 《至游堂二首》 宋·袁说友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388 《至游堂二首》 宋·袁说友

嗟哉予少年,学志如蒙泉。
区区指漫血,未识方与贺。
晚于方册间,再拜予公先。
琳琅餐珠玑,意公真其仙。

389 《题陈日华二友堂》 宋·袁说友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
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
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
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
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
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390 《三山寺戏堂头僧二首》 宋·曾丰

竹不容尘入,山宁与俗交。
开门悬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见肘生柳,未闻头戴巢。
葛籐非我事,笑语浪相嘲。

391 《三山寺戏堂头僧二首》 宋·曾丰

昼热催三伏,宵凉报五更。
钟鸣尘外响,犬吠世间声。
强聒蛙鸣雨,譸张鸟噪晴。
黎明重睡熟,栩栩梦魂清。

392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于皇我后,祗廿专精。
斋肃有容,祖考是承。
造次匪懈,孝思纯诚。
神听有格,福禄来宁。

393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肃哉清宫,熉珠照幄。
神之来思,八音振作。
赤鸟龙章,奉玉惟恪。
匪今斯今,先民时若。

394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于皇维后,观兴之初。
精意昭著,既顺既愉。
圭鬯承祀,卿士咸赵。
目视心化,四方其孚。

395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涓选休成,祖考是享。
夙夜专精,求诸惚恍。
洋洋在上,惟神之仰。
鬯矣清明,应之如乡。

396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来相于庭,鸣鋗锵锵。
奉牲而告,登彼雕房。
非牲之备,民庶是康。
神依民听,上帝斯皇。

397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何庆之长,实兆于商。
由商太茂,子孙其昌。
皇其成命,宋道用光。
诒厥孙谋,膺受四方。

398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上帝监观,维二是依。
继世修德,皇心顾之。
其顾伊何,在彼冀方。
施于子孙,降福穰穰。

399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昭哉皇祖,骏发其祥。
雕戈圭瓒,盛烈载扬。
天锡寮符,分炽而昌。
神圣应期,赫然垂光。

400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宋·真宗

猗欤皇祖,下民攸归。
膺帝之命,龙翔太微。
武车雷动,天地清夷。
峨峨奉璋,万世无达。

* 关于二堂的诗词 描写二堂的诗词 带有二堂的诗词 包含二堂的古诗词(4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