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亦类的诗词(563首)

501 《次韵答杜友》 宋·邓深

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
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
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
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

502 《送石宰》 宋·杜范

朔风搅长林,凝冰封厚地。
人嗟行路难,君行亦易易。
句金号岩邑,日事纷万蝟。
群情一龃龉,烦言四腾沸。

503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 宋·方回

病笃辞台席,明年遂失襄。
少容公展布,岂遽国危亡。
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欺孤木绵鬼,寸斩亦何伤。

504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505 《复过临平》 宋·方回

岸上类呼喝,船中剧荡摇。
倒桅将过市,落牵为逢桥。
蟹断非羲卦,渔榔即舜韶。
客愁元历历,诗思亦飘飘。

506 《听孙链师琴》 宋·方回

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孙郎,电眸冰齿霜髯张。
洒埽书室焚古香,信手为吾调宫商。

507 《赠李得甫寄拙轩》 宋·方回

吾尝鄙文赋,陆机自炫鬻。
濬发夸巧心,见唾憾拙目。
□□渊明诗,莫若黄山谷。
或者巧斧斤,疑谓拙不足。

508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 宋·方回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509 《寒士吟》 宋·方回

小贪咂蚊蝇,大贪噬豺狼。
此类殊不少,毒虐纷披猖。
独彼寒士者,自身无衣裳。
唧唧如蟋蟀,与人忧雪霜。

510 《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连雨程以忠来同饮》 宋·方回

侵寻小雪初,不雨五旬余。
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
牛灾传聚落,蛇出骗阶除。
巫诧瘟神王,官虞火政疏。

511 《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宋·方回

汉代哀牢种,泸南大渡河。
其郡居善阐,有水号牂牁。
丞相祠诸葛,将军畏伏波。
石扶碑故在,铜作柱难磨。

512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宋·方回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粹然东南稟,顽薄推廉敦。

513 《偶读易兑卦衍朋友之义送历阳广文倪耕道应渊》 宋·方回

易象丽泽兑,朋友以讲习。
设官为之师,义取互相益。
六位六爻画,分明如六人。
君子不可疏,小人不可亲。

514 《社后已未始雨酒边书》 宋·方回

今年五月梅,昼夜雨不止。
及兹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古言了无验,社公饮旧水。
岂其世俗移,难复论常理。

515 《社前一日用中秋夜未尽韵》 宋·方回

清晨视园树,槁叶脱梧槚。
邻家馈彘肉,里巷作秋社。
报赛有故常,民欲其敢罢。
勾龙得无羞,土毛旱欲赭。

516 《赵氏鄮山书院诗》 宋·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517 《池亭秋思》 宋·方回

忆昨困炎蒸,衣单犹欲臝。
秋气□□凉,饮可读亦可。
稍久罄瓶罂,猝难致肴果。
亦欲理蠹卷,未易启涩锁。

518 《送曹士弘四明丈亭巡检并呈前尚书翰林学士王》 宋·方回

之子博古今,妙年着儒冠。
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
未喜弓力武,尚爱虀盐酸。
紫面颊骨耸,赤心胆气完。

519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 宋·郭印

法法本来空,无垢亦无净。
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

520 《食虾蟆诗》 宋·郭印

虾蟆胡为亦水族,形貌百丑谁尔怜。
天阴雨湿得快意,鸣声呷呷何嚣喧。
才离泥淖矜跳踯,脚手那解高攀缘。
一时蛙蛤结俦侣,纡青拖紫纷骈阗。

* 关于亦类的诗词 描写亦类的诗词 带有亦类的诗词 包含亦类的古诗词(5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