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仍云的诗词(1454首)

641 《水龙吟 落梅》 元·吴存

无端梦醉西湖,杨花扑帐春云热。
朝来问讯,墙阴玉树,霏霏香屑。
黏竹如斑,点衣如睡,穿帘如蝶。
甚儿童惊怪,东风几日,销不尽,苍苔雪。

642 《苏武慢·一径通幽》 元·虞集

一径通幽,画屏横翠,行到白云深处。
世外蟠桃,井边佳橘,别有种萱瑶圃。
檀板轻敲,素琴闲弄,奉献凤膏麟脯。
舞翩翩、鹤发飘飘,仍是旧时仙母。

643 《送馆主朝宪使之淮西四十韵》 明·张以宁

宇宙开昌运,山川产荩臣。
周邦多士贵,鲁国一儒真。
江海襟无际,风雷笔有神。
渊涵珠皎洁,山立玉嶙峋。

644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九》 宋·裘万顷

俗书本作于湖样,野鹜家鸡强自分。
王氏无人鲁公死,只今何处觅云仍。

645 《题许介这誉文堂》 宋·乐雷发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书钟公以遗逸荐东溪先生许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补初品官、衡州户掾。
其诰词于始,则有夙有誉处、且娴文辞之褒;于终,则有其以行义、教于乡里之勉。

646 《暮春联句九首》 宋·许月卿

祥云仍瑞日,霁月更光风。
虹夜书舡满,鸡林诗贾通。
十行宽四海,一国咏三公。
经史遮眵目,古今浇渴胸。

647 《汉阳城》 宋·艾可翁

汉阳城上望,天色欲苍黄。
云去仍清野,人稀半战场。
江分青草断,山接白云长。
一掬中原泪,凄凉对夕阳。

648 《喜雨》 宋·孔武仲

暑伏忽已尽,金风稍自秋。
骄阳仍不戢,岁计实可忧。
昊天虽甚高,聪聪彻九州。
闻其憔悴声,知此黎民愁。

649 《李将军歌》 明·罗洪先

五溪西南山刺天,千盘万箐幽且坚。
岚腥水毒不可渡,昏昏白昼沉乌鸢。
帝窜三苗曾此地,或云槃瓠居仍传。
魑魅过从喜得侣,山川感召生何偏。

650 《松江莫生廷韩远来见访比归赋赠》 明·王慎中

文采翩翩正少年,机云以后仍生贤。
已见驰声嵩洛下,却来吟眺楚江边。
扁舟泊近西淮柳,客舍时沽南市酒。
路果纷投骏马前,山衣寄换新莺后。

651 《为庐山白鹿书院题诗》 现代·姚雪垠

曾是先贤讲学地,依然万木蔽深幽。
山根道路随流转,岭上烟云共翠浮。
白鹿身存仍有恨,红羊劫尽应无愁。
盘桓兴发催归去,留待京华续梦游。

652 《常熟致道观七星桧》 明·黄云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钻。
成形成象两昭应,斟酌元气其无端。
阴敷古殿覆玉座,星宫瞻天肃圣颜。

653 《武夷山中四首》 宋·蔡沈

余昔隐屏北,飘然度岩侧。
谁知神仙居,自与尘世隔。
瑶草霜更青,琪花雪仍白。
横玉叫寒云,万里天一色。

654 《送邓牧心出陶山》 宋·陈观国

青山无送迎,幽人自来去。
落叶若相送,卷卷及行屦。
檐端有孤云,仍为守其处。
落叶惜人不在山,孤云尚期人再还。
斯人可期复可惜,我处落叶孤云间。

655 《游玉岩》 宋·陈谨

预作重阳半日游,行厨望客属鳌头。
樽前绿橘当时果,岭下清泉彻夜流。
新竹未斑秋正好,晚禾才熟岁仍收。
使君须尽登临兴,行捧天书未许留。

656 《呈周清溪》 宋·褚伯秀

清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彼亦何人斯,景纯慕若此。
吾乡汝南英,大涤隐君子。
好客仍收书,东老未足拟。

657 《游资县东岩》 宋·何景南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658 《村乐》 宋·黄敏求

刈尽稻云荞再雪,捣空粒玉粟仍金。
已偿一饱知无欠,围坐青灯语夜深。

659 《奉送白岩相公扈跸凯旋三十韵》 明·蒋山卿

帝室何多故,亲藩自取亡。
从教赐几杖,讵意缺锜斨。
氛祲霾彭蠡,妖星孛豫章。
官寮甘就戮,郡县泣罹殃。

660 《短项翁》 宋·李衡

我生懒放世无偶,身即嚣尘志林莽。
寒饥未免困啼号,束带深惭为升斗。
先生闭户傲羲皇,云梦胸中吞八九。
抟风暂尔抑雄飞,万事纷纷付卮酒。

* 关于仍云的诗词 描写仍云的诗词 带有仍云的诗词 包含仍云的古诗词(14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