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伏笔的诗词(204首)

41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唐·刘禹锡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42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43 《答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唐·沈亚之

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
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
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
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婉约宴会思念

44 《韶州韶阳楼夜宴(一作题韶州驿楼)》 唐·许浑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
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
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45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唐·李商隐

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纵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虽伤晚,酬恩岂在今。
迎来新琐闼,从到碧瑶岑。

46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唐·皮日休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47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唐·皮日休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48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唐·陆龟蒙

众木尽相遗,孤芳独任奇。
锸天形硉兀,当殿势頫危。
恐是夸娥怒,教临嶻嶭衰。
节穿开耳目,根瘿坐熊罴。

49 《寄左省张起居》 唐·郑谷

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
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
诗句江郎伏,书踪甯氏传。

50 《题黄居寀秋山图》 唐·徐光溥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
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
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51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 唐·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52 《度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因为联句》 唐·裴度

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
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
——裴度
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

重阳节友情感叹

53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54 《赠李粲秀才(字辉用)》 唐·僧鸾

陇西辉用真才子,搜奇探险无伦比。
笔下铦磨巨阙锋,胸中静滟西江水。
哀弦古乐清人耳,月露激寒哭秋鬼。

55 《闻诵《法华经》歌》 唐·修雅

山色沈沈,松烟幂幂。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56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57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58 《游灵岩记》 明·高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辞赋精选纪游讽刺

59 《南乡子(赠行)》 宋·苏轼

旌旗满江湖。
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
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
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
一斛明珠换绿珠。

60 《剑舞》 宋·史浩

声之融曳,思舞态之飘飖。
爰有仙童,能开宝匣。
佩干将莫邪之利器,擅龙泉秋水之嘉名。
鼓三尺之莹莹,云间闪电;横七星之凉凉,掌上生风。

* 关于伏笔的诗词 描写伏笔的诗词 带有伏笔的诗词 包含伏笔的古诗词(2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