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伏身的诗词(485首)

21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 宋·李吕

在昔绍圣初,郡英萃朝绅。
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鵷鹭皆丧神。
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22 《木兰花慢 伏闻鉴辂近在山北,以疾不能前迓》 元·王恽

慢,以见葵藿倾乡之万一云怅居庸北口,爱苍霭,拥千岑。
淡秋满陪京,翠华南狩,万骑**。
从千宫□□□,望清尘、拜听车音。
日月中天统在,风云龙虎台深。

23 《次韵颜运使伏龙山诸葛祠堂二首》 宋·项安世

羽扇白纶巾,堂堂六尺身。
我评秦汉下,宇宙只斯人。

24 《次韵颜运使伏龙山诸葛祠堂二首》 宋·项安世

大义炯如新,千年报国身。
宁从东海死,不作帝秦人。

25 《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愧炫媸惟自叙》 宋·杜范

道在行藏自古艰,为贫偶出未能还。
一从举手遮西日,已恐移文在北山。
身入微官韁锁里,心惭大隐市朝间。
浮云富贵非吾事,便有功名亦等闲。

26 《南剑州伏虎岩请师开山请赞》 宋·释慧开

个样村僧,也甚奇怪。
身如椰子,胆似天大。
蟒蛇窟里安禅,猛虎穴中劄寨。
无端于微尘国里,转大法轮,声大法鼓。
却向刀山剑树上,成等正觉,弄者一解。
/

27 《雨无正》 先秦·佚名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
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诗经写雨抒情忧国忧民

28 《咏淮阴侯》 唐·王珪

秦王日凶慝,豪杰争共亡。
信亦胡为者,剑歌从项梁。
项羽不能用,脱身归汉王。
道契君臣合,时来名位彰。

29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唐·王绩

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
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
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
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诗三百首感时孤独

30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秋天伤怀

31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 唐·张九龄

兹山镇何所,乃在澄湖阴。
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
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
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沉。

32 《移禁司刑》 唐·沈佺期

畴昔参乡赋,中年忝吏途。
丹唇曾学史,白首不成儒。
天子开昌箓,群生偶大炉。
散材仍葺厦,弱羽遽抟扶。

33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
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
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34 《送王道士还山》 唐·李颀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35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唐·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
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36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唐·王昌龄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37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唐·王昌龄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38 《送独孤判官赴岭》 唐·刘长卿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39 《赠普门上人》 唐·刘长卿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洲多。
惠力堪传教,禅心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
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40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 关于伏身的诗词 描写伏身的诗词 带有伏身的诗词 包含伏身的古诗词(4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