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伏身的诗词(485首)

101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唐·白居易

千里归程三伏天,官新身健马翩翩。
行冲赤日加餐饭,上到青云稳著鞭。
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
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102 《池畔逐凉》 唐·白居易

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
黄犬引迎骑马客,青衣扶下钓鱼舟。
衰容自觉宜闲坐,蹇步谁能更远游。
料得此身终老处,只应林下与滩头。

103 《题道院壁》 唐·牟融

山中旧宅四无邻,草净云和迥绝尘。
神枣胡麻能饭客,桃花流水荫通津。
星坛火伏烟霞暝,林壑春香鸟雀驯。
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闲身。

104 《赠道者》 唐·朱庆馀

自识来清瘦,寻常语论真。
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
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
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105 《题杜居士(一作赠题杜隐居)》 唐·许浑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
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
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乐府爱情孤独

106 《邻相反行》 唐·薛逢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
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塉土。
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

107 《题筹笔驿》 唐·薛逢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
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咏史怀古哲理

108 《四祖寺》 唐·赵嘏

千株松下双峰寺,一盏灯前万里身。
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109 《四祖寺》 唐·赵嘏

千株松下双峰寺,一盏灯前万里身。
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110 《早春书事》 唐·薛能

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
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
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思乡

111 《病中书怀呈友人》 唐·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
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
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112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毛公坛》 唐·陆龟蒙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
身如碧凤凰,羽翼披轻轻。
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
势可倒五岳,不唯鞭群灵。

讽刺边塞战争组诗

113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唐·陆龟蒙

身闲唯爱静,篱外是荒郊。
地僻怜同巷,庭喧厌累巢。
岸声摇舴艋,窗影辨蟏蛸。
径只溪禽下,关唯野客敲。

114 《寄怀华阳道士》 唐·陆龟蒙

华阳门外五芝生,餐罢愁君入杳冥。
遥夜独栖还有梦,昔年相见便忘形。
为分科斗亲铅椠,与说蜉蝣坐竹棂。

115 《送李尊师归临川》 唐·李咸用

蟠桃一别几千春,谪下人间作至人。
尘外烟霞吟不尽,鼎中龙虎伏初驯。
除存紫府无他意,终向青冥举此身。
辞我麻姑山畔去,蔡经踪迹必相亲。

116 《寄同上人》 唐·唐彦谦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117 《寄同上人》 唐·唐彦谦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118 《秋霁夜吟寄友人》 唐·唐彦谦

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尘衣岁晚缘身贱,雨簟更深满背秋。
前事悲凉何足道,远书慵懒未能修。
惟思待月高梧下,更就东床访惠休。

山水

119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 唐·郑谷

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
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
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

120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 唐·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 关于伏身的诗词 描写伏身的诗词 带有伏身的诗词 包含伏身的古诗词(4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