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好的诗词(1373首)

921 《李氏园》 宋·苏辙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
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922 《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 宋·苏辙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得厚多忧患。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帘箔为衣人莫识。
两人操行虽不同,辛苦经营实如一。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听之有声百无忧。

923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东武苏莒公家园中千叶白》 宋·苏辙

千叶团团一尺余,扬州绝品旧应无。
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
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
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

924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宋·苏辙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925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七李氏园》 宋·苏辙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
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926 《李钧寿花堂〈并叙〉》 宋·苏辙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927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自酒务》 宋·苏辙

桃李城东近不遥,偶闻花发喜相邀。
断桥似欲妨佳思,好雨犹能借此朝。
随分开樽依绿草,偶然信马及余瓢。
重来莫道无闲暇,紫燕黄鹂日渐娇。

928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 宋·苏辙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凤池吹律处,劚従芸阁杀青余。
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仲冯方作左史,必与贡父并直于此。

929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宋·苏辙

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
天意愍无辜,岁事了不逆。
谁言丰年中,遭此大泉厄。
肉好虽甚精,十百非其实。

930 《梦中反古菖蒲》 宋·苏辙

百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饱满,余人皆不悦。
已矣勿复言,人人好颜色。

931 《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 宋·苏辙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
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
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
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

932 《次韵秦观见寄》 宋·苏辙

东家有贤人,西家苦相忽。
幽兰委冰霜,掩霭特未发。
春风限芳蕤,烂漫安可没。
东南信多士,人物世不阙。

933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并叙〉》 宋·苏辙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934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 宋·苏辙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93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 宋·苏辙

西都风物汉唐余,天作溪山养退居。
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
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壼飧久已疏。
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936 《和陈推官见赠》 宋·魏野

白发朱衣好写真,鵷行佐幕异常伦。
勘书几见招闲客,断案常思出罪人。
棠树政声僧说远,苏台实录世传新。
仍知公退无余事。
惟祇焚香礼北辰。

937 《青青间青青》 宋·曾巩

青青间青青,尽望密如罅。
风柔声自和,草缛阴可藉。
游蜂不暂去,啼鸟时独下。
缭墙隔深园,高枝出虚榭。
贵人无余事,欢言持玉斝。
茅檐亦自好,吾庐四如画。
故人傥可迟,倒屣不辞迓。

938 《雪咏》 宋·曾巩

雪花好洁白,不待咏说知。
区区取相似,今古同一辞。
薛能比众作,小去笔墨畦。
谁能出千载,为雪立传碑。

939 《延庆寺会景纯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纳凉同观建邺》 宋·曾巩

禅方寿丘山,平昔宋公宅。
好风吹雨来,暑气一荡涤。
我与二三友,欢言同几席。
神清轶埃壒,趣合尽肝膈。

940 《送关彦远》 宋·曾巩

莫辞为我百分饮,从此送君千里行。
物情簪屦尚须念,人道交亲那可轻。
渚梅江柳弄佳色,林鸟野蜂吟好声。
对之但醉余可置,明日此杯谁共倾。

* 关于余好的诗词 描写余好的诗词 带有余好的诗词 包含余好的古诗词(1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