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温的诗词(295首)

81 《浣溪沙(笃耨香)》 宋·张元干

花气天然百和芬。
仙风吹过海中春。
龙涎沈水总销魂。
清润巧萦金缕细,氤氲偏傍玉脂温。
别来长是惜余熏。

82 《浣溪沙》 宋·张元干

残腊晴寒出众芳。
风流勾引破春光。
年年长为此花忙。
夜久莫教银烛灺,酒边何似玉台妆。
冰肌温处觅余香。

83 《满庭芳(和王常令双莲堂)》 宋·王之道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余绿涨银塘。
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
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
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

送别友情写景

84 《满庭芳(和同漕彦约送秦寿之)》 宋·王之道

雪霁风温,霜消日暖,一时笑语烘春。
草堂何幸,四座德星邻。
聊借红妆侑爵,兰膏腻、高髻盘云。
清歌妙,贯珠余韵,犹振画梁尘。

宋词三百首秋天感伤

85 《西江月》 宋·杨无咎

态度雪香花瘦,情怀雨润云温。
故将淡墨写精神。
记得洗妆余晕。
只恐妖娆未似,谁云彼此难分。
别来憔悴不堪论。
相对无言有恨。

86 《南歌子(熟水)》 宋·史浩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
浓熏沈麝入金瓶。
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
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
主人襟韵有余清。
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87 《沁园春(寿赵茂嘉郎中,时以制置兼济食振济里中,除直秘阁)》 宋·辛弃疾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
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
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骎骎更右军。
浑余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

中秋节宴饮咏物月亮孤独

88 《天香(熏衣香)》 宋·吴文英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
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
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
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

离别思念

89 《括摸鱼儿》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
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90 《咏梅九首》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组诗

91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92 《冀州道中》 元·王冕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纪行写景忧国忧民

93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明·王守仁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学习农事抒情

94 《满江红·咏竹》 明·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咏物竹子品格

95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明·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别赞颂写人序文

96 《吊古战场文》 唐·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古文观止战争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97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98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99 《上梅直讲书》 宋·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古文观止感恩书信

100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古文观止写景抒怀

* 关于余温的诗词 描写余温的诗词 带有余温的诗词 包含余温的古诗词(2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