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芳尚的诗词(155首)

21 《万州西山湖亭秋荷尚盛》 宋·范成大

丛荟忽明眼,山腰灩湖光。
列岫绕云锦,深林护风香。
西山即太华,玉井余秋芳。
隔江招岑仙,共擘双莲房。

22 《寄园林主人》 唐·韦庄

主人常不在,春物为谁开?桃艳红将落,梨华雪又摧。
晓莺闲自啭,游客暮空回。
尚有余芳在,犹堪载酒来。

23 《次韵和原甫阁下午寝晚归见示》 宋·梅尧臣

殿阁风来夏日长,青林抽嫩见余芳。
笔供五吏词休敏,簟展双纹睡正凉。
故事早归何独晚,旧交新咏尚无忘。
不言偃仰中园乐,还爱眉间喜色黄。

24 《依韵和中道宝相花》 宋·梅尧臣

嘉卉得所托,植君之寝阳。
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
不为露益色,不为风尽香。
节换叶已密,尚可见余芳。

25 《和孙升之》 宋·陈与义

姬国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
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
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
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26 《挽汪南美大夫词》 宋·韩元吉

年如卫武尚安强,名似康成善一乡。
三邑久知歌惠爱,西州何幸著循良。
真清在昔传家世,治状由来籍庙堂。
千载蒋山分未朽,芝兰玉树蔼余芳。

27 《煌煌京洛行》 明·刘基

齐讴且辍唱,吴趋亦停声。
请君倾耳听,听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

28 《次王促衡尚书鹿鸣宴韵》 宋·陈造

儒冠几经秦,士贵始艺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语。
文风逮列圣,秀异弥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务稽古。

29 《归来到红梅下有感》 宋·吴芾

惜花端拟醉花时,不谓花开失素期。
去日横枝才蓓蕾,归来满树已离披。
虽知胜赏输同舍,尚爱余芳绕曲池。
花亦念予情不浅,更留残萼索题诗。

30 《齐国夫人曹氏挽词》 宋·楼钥

宗子今曾子,夫人古敬姜。
邛郲承孝养,浯水刻恩章。
汤沐封逾宠,芝兰晚更芳。
九龄天报远,余庆尚流光。

31 《和张石山古风约郊行》 宋·卫宗武

乾坤空阔几由旬,仁气{映日换土}圠熏为春。
郊原万象列绮绣,华哉规令方施行。
旧年与花尝有约,肯倦携筇并蹑屩。
近来时事与花违,一任自开还自落。

32 《东轩白芍药盛开》 宋·黎廷瑞

宿雨卷余芳,庭户绿阴静。
玉仙从何来,服佩淡如莹。
迎飚薰自远,承露色弥正。
尚嫌脂粉涴,肯与頳紫竞。

33 《满庭芳 於京兆府学正来彦中处觅墨》 元·王哲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
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
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
谁堪访。

34 《惜梅》 宋·陈棣

朔雪没寒芜,严威等群木。
东君惜江梅,先与借微燠。
造物逞新奇,亭亭付幽独。
天然水雪姿,不许铅华凟。

35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36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37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生活理想

38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39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40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 关于余芳尚的诗词 描写余芳尚的诗词 带有余芳尚的诗词 包含余芳尚的古诗词(1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