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述的诗词(140首)

61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62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唐·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63 《酬李少府》 唐·高适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64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唐·舒元舆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65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66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67 《封燕然山铭》 两汉·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理兵于朔方。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

辞赋精选战争

68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69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7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71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72 《乳燕飞》 宋·刘辰翁

语参差述之
赤壁之游乐。
但古今、风清月白,更无坡作。
矫首中洲公何许,共我横江孤鹤。

73 《木兰花慢》 宋·周密

古今词家未能道者。
”余时年少气锐,谓此人间景,余与子皆人间人,子能道,余顾不能道耶,冥搜六日而词成。
成子惊赏敏妙,许放出一头地。
异日霞翁见之曰:“语丽矣,如律未协何。

杏花

74 《台城路》 宋·张炎

余赋词以述二妙。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
心存太古。

75 《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宋词三百首豪放爱国壮志

76 《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明·王世贞

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
枝头黄乌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
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
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

登楼写景咏史怀古

77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78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明·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别赞颂写人序文

79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80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 关于余述的诗词 描写余述的诗词 带有余述的诗词 包含余述的古诗词(1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