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处的诗词(743首)

61 《閒看佛书》 宋·郭印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
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
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
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

62 《和育王十二题·佛迹峰》 宋·李覯

佛迹空中兹,佛心无处所。
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63 《仙佛之孝十首·六祖》 宋·林同

新州在何处,有个养亲人。
一旦成佛去,那知昔卖薪。

64 《三衢椿监寺修造佛殿》 宋·释崇岳

黄面瞿野放搭痴,千方百计讨便宜。
而今无著浑身处,却要儿孙盖覆伊。

65 《无量寿佛赞》 宋·释慧开

乾屎橛兮麻三斤,当阳拈出少知音。
诗人不识自家佛,却向丹青画处寻。

66 《佛临禅师赞》 宋·释绍昙

奸{二豕}顽蛮,更加白{左亻右幼}。
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头缠人必倒。
五处开场弄活机,是龙程式天蛇窜草。
千不合,,万不合,凤口山前,乞指路头。
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却来时道。

67 《律宗玉维那三人礼石佛求语》 宋·释绍昙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
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
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
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
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
费尽钳鎚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

68 《题佛迹岩》 宋·释绍昙

一度拚身透险崖,石头机路骨如苔。
脚跟点地不点地,立处何曾踏实来。

69 《送铁佛专使》 宋·释重顯

荷策来寻我,泛舟思旧山。
不知何处月,相照在深湾。
风助秋涛急,云兼野树闲。
到时如请益,先忆赵州关。

70 《佛性泰和尚赞》 宋·释宗杲

惯说五家宗派禅,不将玄妙与人传。
晚年一处真奇物,食罢长伸两脚眠。

71 《佛牙赞》 宋·宋太宗

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睹数重金色润,手击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采完。
定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

72 《远山澄碧雾》 唐·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73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唐·李隆基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74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唐·刘商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
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
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

75 《杂歌谣辞·步虚词》 唐·韦渠牟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
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
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
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

春江景色

76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唐·张九龄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

送别勉励

77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初中古诗秋天写风励志忧国忧民

78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唐·骆宾王

闻君招隐地,仿佛武陵春。
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
崩查年祀积,幽草岁时新。
一谢沧浪水,安知有逸人。

79 《观华岳》 唐·祖咏

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
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
作镇当官道,雄都俯大川。
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80 《陆著作挽歌》 唐·储光羲

世业江湖侧,郊原休沐处。
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
乡亭春水绿,昌阁寒光暮。
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 关于佛处的诗词 描写佛处的诗词 带有佛处的诗词 包含佛处的古诗词(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