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炉的诗词(126首)

81 《题福海院》 宋·白玉蟾

庐阜新兰若,龙天古道肠。
殿妆金彩焕,佛放白毫光。
竹长真如翠,花开般若香。
禅波风浩浩,慈阴日穰穰。
鼻祖共毫老,中兴乃谷堂。
僧勤今继志,万载一炉香。

82 《送黄心大师》 宋·白玉蟾

如今无用绣香囊,已入空王选佛场。
生铁脊梁三事衲,冷灰心绪一炉香。
庭前竹长真如翠,槛外花开般若香。
万事到头都是梦,天倾三峡洗高唐。

83 《呈万菴十章·火候》 宋·白玉蟾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
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
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
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84 《题焦山寺》 宋·李吕

水轮依风负坤舆,百川东充同灌输。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册初不濡。
云根终古插江湖,狂澜滔天随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门排霄岌相扶。

85 《咏余商卿栀子花》 宋·刘过

捍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86 《登绳金塔望庐山》 明·杨基

过鲁必谒岱,入洛须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见香炉峰。
明登望湖亭,雨气何空蒙。
山僧指点笑五老,正在烟云中。

87 《和詹叔游庐山见寄》 宋·韩维

香炉峰色压群山,仰眺频欹使者冠。
江面烟波摇紫翠,佛宫金碧照晴寒。
密藏幽谷梅千树,散走鸣泉竹万竿。
今日顿惊尘虑尽,一章佳句雪中看。

88 《次韵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获应之什》 宋·强至

郡境时虽泰,江乡腊已深。
群情忧雪晚,精意喜天忱。
夙驾才分祷,春空倏变阴。
银成佛氏界,琼掩帝家林。

89 《壬子岁旱》 宋·强至

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
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

90 《归自淮南雪行呈张盐袁宪》 宋·陈造

岁星逼岁回躔吴,吴儿不用忧旱枯。
社鬼雨师当率职,雪龙已复随指呼。
百年眷属无宁居,崩腾胶葛周太虚。
翻云挟雨动十日,洒润及物无遗馀。

91 《南轩》 宋·陈师道

少日书林颇著勋,暮年贪佛替论文。
铜炉瓦枕芒鞋里,此外惟须对此君。

92 《六月初八义荣司谏自福庆山见过奉陪游四岩以》 宋·郑刚中

穷巷绝与马,衡门翳蒿莱。
烦公赤墀步,踏我幽径苔。
念旧昔云有,此道今微哉。
俗薄风义重,稍压万古回。

93 《游西山》 宋·郑刚中

我来西江边,兀坐阅寒暑。
水外有佳处,欲往兴辄阻。
昨朝主人闲,联辔临洲渚。
开船入江云,绝渡不须橹。

94 《宿天宁示{左忄右度}老》 宋·李洪

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95 《微霰雪》 宋·赵蕃

霰落初疑集陨珠,雪飞骤觉幻成图。
檐间隙际窥疏密,屋顶树头看有无。
夜度佛钟清涧谷,晓翻渔艇舞江湖。
平生无限幽深意,付与匡床竹火炉。

96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增值云智禅师主法》 宋·程公许

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
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有如摩尼球,炯然古井浑。
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

97 《上后溪刘阁学》 宋·程公许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

98 《天寒留滞山中即事》 宋·卫宗武

逾月留穷源,不觉岁云暮。
绪景寝凄凉,生阴方固沍。
芳丛菊殚残,丹枫叶飞舞。
蒙茸丰草萎,剥落乔木古。

99 《雪中雪坡十忆》 宋·姚勉

近郊胜处小云居,一水如龙凑佛庐。
长记钓蓑披雪去,砖炉温酒煮溪鱼。

100 《重约游山》 宋·董嗣杲

江州庐山阴,万象蕴奇秘。
笑扶鬼面行,趁云步幽邃。
虎迹过溪明,龙气蟠松翠。
香炉紫烟合,灿若金布地。

* 关于佛炉的诗词 描写佛炉的诗词 带有佛炉的诗词 包含佛炉的古诗词(1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