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身的诗词(677首)
421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宋·苏辙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422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宋·苏辙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424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宋·苏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425
《悟老住慧林》 宋·苏辙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427
《赠德仲》 宋·苏辙
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布,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428
《游净因院寄琏禅师》 宋·苏辙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430
《望灵山》 宋·韩元吉
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
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稍稍对岩壁,森森面岭奇。
432
《题焦山寺》 宋·李吕
水轮依风负坤舆,百川东充同灌输。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册初不濡。
云根终古插江湖,狂澜滔天随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门排霄岌相扶。
433
《登升元阁故基》 宋·刘过
脚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见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楼,但见炊烟万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鹊如泣诉,下有藤蔓老树根据枝相虬。
想其结缔初,匠石巧与造物侔。
435
《送砚与周宰》 宋·朱翌
巧匠斲山取山骨,媪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为声玉为质。
藉以绨衣便契携,置之乌皮长拂拭。
忆昨随计西入关,太学三年同寝食。
436
《南华五十韵》 宋·朱翌
乡里黄梅接,家居祖刹邻。
常闻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438
《诗赠圆公大士》 宋·强至
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440
《望夫山》 宋·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城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 关于佛身的诗词 描写佛身的诗词 带有佛身的诗词 包含佛身的古诗词(6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