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坐禅的诗词(181首)

41 《赠鉴上人(一作赠别筌公)》 唐·皇甫曾

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
宝龛经末劫,画壁见南朝。
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
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
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

42 《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 唐·张南史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哀怨

43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唐·刘禹锡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44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唐·刘禹锡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宋词三百首婉约春游写景

45 《晏坐闲吟》 唐·白居易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春天

46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唐·白居易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
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47 《送崔之仁(一作别刘得仁)》 唐·姚合

欲出还成住,前程甚谪迁。
佯眠随客醉,愁坐似僧禅。
旧国归何处,春山买欠钱。
几时无一事,长在故人边。

48 《宿无可上人房(一作宿翠微寺)》 唐·马戴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
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
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49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唐·温庭筠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秋游抒情

50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 唐·李频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
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
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51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 唐·李山甫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雪边。
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
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52 《送僧归江东(一作岐下送蒙上人归天台)》 唐·崔涂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
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
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53 《江岸闲步(此后壬申年作,在南安县)》 唐·韩偓

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
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

54 《江岸闲步(此后壬申年作,在南安县)》 唐·韩偓

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
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

55 《贻毗陵正勤禅院奉长老》 唐·李中

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
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
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
愿作传灯者,忘言学净名。

56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唐·皎然

知音如琼枝,天生为予有。
攀折若无阶,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
诗名比元长,赋体凌延寿。

57 《思匡山贾匡(一作寒夜思庐山贾生)》 唐·贯休

山兄诗癖甚,寒夜更何为。
觅句唯顽坐,严霜打不知。
石膏粘木屐,崖蜜落冰池。
近见禅僧说,生涯胜往时。

唐诗三百首月亮中秋节思乡思念

58 《沁园春(壬寅春寓东林中有感而作)》 宋·陈人杰

懒学冯君,弹铗歌鱼,如今五年。
为西湖西子,费人料理,东林东老,特地留连。
坐注虫鱼,行吟雌霓,竟负逍遥第一篇。
过从少,但赤髭白足,时复谈禅。

59 《入如来禅》 明·朱元璋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菊花抒怀

60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 宋·刘应时

身世总为闲伎俩,生前须了恶因缘。
把茅约子归云壑,品字柴头坐说禅。

* 关于作坐禅的诗词 描写作坐禅的诗词 带有作坐禅的诗词 包含作坐禅的古诗词(1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