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意的诗词(1159首)

581 《和胡公疏送屿师移居宝光寺》 宋·梅尧臣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582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宋·梅尧臣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
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遶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583 《送甥蔡駰下第还广平》 宋·梅尧臣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已遭俗弃掷,妄意堪愤惋。
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
怀之归河朔,慎勿辄熔锻。
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584 《送襄陵李令彦辅》 宋·梅尧臣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585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宋·梅尧臣

芳梅何蒨蒨,素叶吐层层。
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静密还增。
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586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宋·梅尧臣

子厚论锺乳,要若鹅翎筒。
安取啖枣栗,谓相出山东。
所产有所美,慎勿凭村僮。
公问我饵药,石臼将使砻。

587 《和绮翁游齐山寺次其韵》 宋·梅尧臣

苍山南望截云烟,中有绀宇通诸天。
长桥直度清溪水,寒湖收潦旷平田。
古木阴森大堤上,千峰浓淡高楼前。
龙笋未迸角出缩,虎石乱踞筋拳挛。

588 《送鄞宰王殿丞》 宋·梅尧臣

君行问埼鲒,殊物可讲解。
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
生意各臑臑,黔角容夬夬。
愿言宽赋刑,越俗久疲惫。

589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宋·梅尧臣

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
一书冤逐客,四咏继称贤。
自谓临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画榼,素鲤养泓泉。

590 《送李泰伯归建昌》 宋·梅尧臣

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後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591 《青丘子歌》 明·高启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592 《和资道山路见菊杂言》 宋·晁说之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开意自足。
菊亦谢桃李,妖葩艳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爱菊肯教陶令独。
君今渐作富贵家,平头奴子红腰束。
人谁敢号髯参军,见者面柔辞气曲。
唯有禅翁向晚秋,东篱细步想风流。

593 《送邵大兄知果州》 宋·晁说之

先生之子征聘日,自当黉舍称先生。
即今白头青眼绝,空持短策长安城。
汉宫雨露一朝到,剑阁山川五马行。
既成诗书邹鲁俗,难忘家世伊洛情。

594 《月波楼咏怀》 宋·王禹偁

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敻,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595 《再赋二章一以颂高人之风一以伸俗吏之意之二》 宋·王禹偁

不应明时鹄板书,可能终老傲唐虞。
神仙见说须阴德,肯为苍生一出无。

596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宋·刘克庄

小径通车辙,全家隐薜萝。
俗人望崖返,长者及门多。
往往知蜗舍,时时叩雀罗。
鸡栖柏厚去,犊驾太丘过。
骥尾聊同托,骊驹且莫歌。
平生疑泄柳,不纳意如何。

597 《二叠》 宋·刘克庄

晚作园翁自荷锄,春风那肯到吾庐。
且须怜意着芳洁,才说和羹俗了渠。

598 《又三首》 宋·刘克庄

暂抛穑事竞方晨,在野稀疏总在闉。
俚俗讙言宜上庙,贤侯初意欲新民。
今无麟笔非观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鲁中儒服者,闲搔白发看游人。

599 《排閟》 宋·刘克庄

少携一筇遍行脚,老苫把茅聊盖头。
事十八九不如意,身百千亿皆有愁。
彼埋高冢柏下卧,此驾小车花外游。
犹恨俗人知去处,近城林樾未深幽。

600 《涑水》 宋·刘克庄

洛下人呼为迂叟,非惟语简意无穷。
曲台不合加美谥,俗了深衣大带翁。

* 关于俗意的诗词 描写俗意的诗词 带有俗意的诗词 包含俗意的古诗词(1159首)